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理解國策 第三課 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
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理解國策 第三課 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與基層民主管理制度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了解我國的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用正確的觀點、理論聯系實際,分析政治制度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問題導入,目標實施,小組交流,歷史回眸,深化總結,激思解疑,拓展延伸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養成為祖國的強大而奮斗的光榮感、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民族情感。
教學重難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學方法
自讀教材,找出問題,小組合作解決,結合具體實例,討論分析,提高認識,并結合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具
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準備
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與基層民主管理制度
板書設計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1. 定義2. 產生3. 職權4. 地位5. 作用二、民族區域自治與基層民主管理制度1. 定義2. 地位3. 作用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從社會主義性質來講,我國即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說明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那么人民是如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的呢?二、目標實施:(一)考考你:每年3月份,我們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什么?(二)實話實說:“你想不想當人大代表?你還知道有關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會的哪些情況?”(三)記者播報:根據課前調查的情況,讓一學生“小記者”談談人大代表的產生、職責、任期等情況,說明自己對人民當家作主的理解。或結合書本圖片,小組交流“圖片反映了我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內容?并聯系身邊的事例,說說我國人民是如何當家作主的?”(四)我來解說:國家就如一架機器,要使這架龐大的機器正常運轉,就要對其運轉的個個環節進行科學的設計和管理,你知道我國設置的哪些國家機關嗎?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老師再解說全國人大召開情況,介紹全國人大職權及由此產生的其他國家機關,并畫出中央國家機關簡圖,讓學生說明各國家機關的關系。(五)歷史回眸:利用錄音解說書本p20《閱讀與感悟》人大代表申紀蘭見證人大制度。同時,老師補充簡述基層民主制度情況,說明這些制度保障廣大人民直接管理自己所在地區和單位的各種民主權利,化解難點。(六)深化總結:人民 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分析它們的關系,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與優點在于不僅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又能解決由人民一起直接決定國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難,并著重區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