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2
編寫人:高培剛 常春玲 審稿人:吳佩貞 王風明
【目標要求】
1、知識目標:懂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能力目標:認識中華文化的巨大威力;體會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中共同創造的。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增強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預習導學】
1、中華文化具有 和 的特點。
2、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 、 和 之中。
3、請列舉幾例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
【問題探究】
活動一:提到中華文化,同學們會想到什么?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中華文化的資料。(穿插點評)
教師補充歸納:
從同學們展示的內容看,提到中華文化,我們都會想到中華書法、春節、武術、旗袍、長城、清明、玉器……這些文化是自古以來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相互團結、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和創造出來。
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像一條悠久的歷史長河,從遠古流到現在,從現在流向未來,刻印著中華文明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民族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方塊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方塊字表演),留下無數建筑藝術品,獨具東方魅力的戲曲等。你知道他們的來歷嗎?
活動二:(你說我說)師生探討教材p65的問題:方塊字、京劇,粽子……的來歷。
(點評后教師總結):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活動三:分小組討論教材p65問題。代表發言。
1、你認為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人有哪些?他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為什么你覺得他們最能代表中華文化?
教師歸納點評:
思想家:孔子,整理《詩》《書》,編訂《春秋》;孟子著有《孟子》;王夫之及其著作《周易外傳》《尚書引義》等。
軍事家:孫武著有《孫子兵法》;孫臏著有《孫臏兵法》,毛澤東著有《論持久戰》等。
文學家:魯迅著有《狂人日記》,茅盾著有《子夜》等。
因為他們用自己光輝的成就共同裝扮了中華文化的大花園,從不同的方面在中華文化史冊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因此,他們都可以是中華文化的代表。
教師小結: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等,共同組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活動四:結合教材p66的所列諺語、格言,探討這些富有理性的諺語、格言對我們為人做事的影響。(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點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的一朵璀璨奇葩。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的長河中,形成了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些傳統,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獲得發展,不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對推動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