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板書: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活動1
教師引導:讀圖3.24
1.a位于什么帶?b位于什么帶?(答:a位于熱帶,b位于寒帶)
2.熱帶、寒帶的氣溫有何特點?(答:熱帶終年高溫,寒帶終年低溫)
3.a、b誰的降水多?誰的降水少?(答:a降水多,b降水少)
4.a、b誰的緯度高?誰的緯度低?(答:a的緯度低,b的緯度高)
教師小結:赤道地區緯度低,氣溫高,海洋廣闊,水分蒸發旺盛,大氣暖濕,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而兩極地區緯度高,氣溫低,水分蒸發微弱,大氣干冷,很難形成降水。
活動2
提問引伸:
1.北緯40℃~60℃亞歐大陸的東、中、西部分別是什么氣候?
(答: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北緯40℃~60℃亞歐大陸的東、中、西部分別屬于什么降水類型?
(答:夏季多雨區,全年少雨區,常年濕潤區)
教師小結:亞歐大陸的東部瀕臨太平洋,夏季受來自太平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亞歐大陸的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全年受來自大西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常年濕潤;亞歐大陸內陸距海洋較遠,難以受到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少。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在中緯度地區表現的尤為顯著。
活動3
教師引導:讀圖3.25
1.a坡降水多還是b坡降水多?為什么?(答:a坡,因為a是迎風坡)
2.此地是什么地形?(答:山地)
教師總結:受地形影響a坡降水比b坡多。
鞏固練習:
指出影響下列各地氣候的主要因素:
(1)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地形)
(2)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緯度位置)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濕潤。(海陸位置)
過渡:氣候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生存在這個自然環境中,必然與環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讀書討論:
仔細閱讀第60頁的課文,看看它們提供了那些信息,并加以總結。
(1)氣候對人們穿著的影響。(2)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氣候異常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如酷熱、嚴寒、洪水、干旱等。
想一想: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實例說說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嗎?
引伸提問: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的人民搬遷了,你知道是什么因素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嗎?(同學閱讀62頁的“氣候變暖”小資料,探尋答案)
教師小結:氣候可以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反過來人類的活動也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談一談:你家鄉的氣候怎樣?你可以分析那里的氣候影響因素嗎?
課堂練習
1.看看下面幾句話,哪些是說氣候的,哪些是說天氣的?
(1)昆明四季如春(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3)明天大風降溫(4)極地地區全年嚴寒((l)(4)是說氣候的,(2)(3)是說天氣的)
2.廬山、九江緯度相近,但九江氣溫比廬山高.其影響因素是:
(1)地形因素(2)海陸因素(3)緯度因素(4)洋流因素
3.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
(1)中南半島(2)印度半島(3)亞馬孫河流域(4)澳大利亞中部
板書計設
1.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
2.影響氣候的因素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3.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點評:該教案引入新課新穎,通過廬山為我省夏季避署勝地和哈爾濱與三亞的氣溫差異,導入新課內容,啟發不思考世界的氣候為什么有差異,造咸差異的原因是什么?懸念設置,引起學生注意力集中。利用投影,反映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加強直現性。通過提高引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對所授知識延伸拓展,發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棠上有講有練,講練結合,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教案書寫完整、規范、條理清楚,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教學過程清晰、教學手段先進。板書條理清楚,字跡清晰。對所講授的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與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兩大問題,教師能及時作出小結,歸納重點、突出重點,加深其課堂印象,利于學生掌握新知識,利于學生記憶本課的知識點。教師能聯系實際,如提出你的家鄉氣候怎樣,你可以分析那里的氣候影響因素等問題,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注重對所授知識的運用,讓學生體會到我不是在死記硬背知識,而是在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激發學習的欲望,鼓勵學生用掌握的知識為生產、生活服務,體會到學習的價值,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從而提高學習的動力,為學好知識而勤奮努力,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