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輝煌的隋唐文化(二)》教案人教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時期在科技和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趙州橋、唐都長安城、雕版印刷術、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藝術極具特色,才華過人,而且熱愛祖國,關心民
二,重點和難點:1,李春和趙州橋、“光耀千古的詩壇”。
2,如何從歷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賞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詩作,是本課的又一個難點。
三,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四,板書設計:輝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趙州橋──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唐都長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術發明過程
唐朝印制《金剛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李白 (作品及特色)
杜甫 (作品及特色)
白居易(作品及特色)
五,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交通發達,民族融合,中國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教育制度先進,這些為我國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隋唐文化。
二:預學導航
1、詳細閱讀教材,獨立完成探究過程,小組內交流自學成果,并努力記住這些知識。
2、分組展示隋唐時期在建筑藝術、雕版印刷術和詩歌方面的成就。展示不夠完整的其他同學補充。
3、合作探究
甲:“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驅。”乙:“石頭書是雕版印刷的先驅。”甲乙二人誰說的對?為什么?
4、拓展延伸
你從唐朝幾位詩人身上學到了什么?談談如何才能做到德才兼備,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
5、鞏固訓練
見《學習與探究》開放性作業。
①現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橋是何時建造的
a.秦朝 b.漢朝 c.隋朝 d.唐朝
②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天方夜譚》 b.《金剛經》
c.《大唐西域記》 d.《西游記》
③“人命至貴,有貴千金”,體現了藥王以人為本的職業道德精神。
a、華佗 b、張仲景 c、孫思邈 d、李時珍
④唐朝中期,詩壇掀起改革浪潮,以 為代表的一批詩人,提倡[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 ]詩歌要反映社會生活,達到教育目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
⑤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是
a.春秋 b.西漢 c.南北朝 d.唐朝
⑥下面的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a、趙州橋――李春 b、“三吏”——李白
c、“詩圣”――杜甫 d、《秦中吟》——白居易
⑦ 下列詩句能夠反映封建社會剝削的有
⑴采菊東笠下,悠然見南山 ⑵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