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設計-
一:東周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形成
二:東周:
看p30注釋①
了解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
引導學生聯系4、5課內容
提問:我們已學習了奴隸社會的幾個朝代?每一朝代的時間及特點?
老師可將學生發言情況副板書,有條件的用課件展示,形成中國奴隸社會夏、商、西周、春秋的完整概念。
舉手發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春秋爭霸
1、王室衰微(爭霸背景)
提問:春秋爭霸是在什么情況下開始的?
在此基礎上,老師舉出一兩個具體、生動的例子,補充說明王室衰微情況。
提問:“王室衰微與諸侯爭霸之間有何因果關系”?
指導思考,就勢引導。
看書回答
小組討論,推代表歸納、發言
2、春秋五霸
提問:春秋五霸指哪些?
補充:除書上的三人外,還有秦穆公、楚莊王
(課件展示)《春秋戰國形勢圖》
看書回答三人
掌握好五霸名稱
觀察形勢圖,介紹春秋大國位置,畫出方位示意圖。
3、齊桓公爭霸原因
設計問題組(課件展示)
1、齊國發展生產,有哪些有利的環境資源條件?
2、如何把資源條件轉化為經濟優勢?(改造、開發、利用)
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先組內發表意見
后在班上交流
4、管仲改革
老師采取邊敘邊議的教法
提示學生引用《論語》中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強調改革的進步意義
提出問題:改革與富國強兵之間有什么聯系?
滲透改革是強國之路的思想
學生敘述改革措施,評說管仲改革的作用。
小組充分討論,作好筆記,比一比,哪個小組看問題最深刻。再進行班內交流
5、“尊王攘夷”政策
提問:為何說“尊王攘夷”的口號高明?
設計問題組(課件展示)
1、什么是“尊王”?什么是“攘夷”?
2、“尊王攘夷”這一口號是在怎樣的形勢下提出的?
3、既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實亡,為何還要尊王?
4、“尊王”會有哪些影響力?
5、“攘夷”為什么在當時很有號召力?
6、“尊王”起到了哪些作用?
看p31注釋①解決第1問
小組討論,分析原因
得出認識:“尊王攘夷“是齊桓公成功的外交政策,也是他爭霸的有利手段
6、小結:
提問:齊桓公爭霸的原因有哪些?
將歸納要點課件展示一下
學生議論,從自然條件、實力、爭霸手段(政策)三個方面發表看法
7、齊桓公稱霸標志──葵丘會盟
指出葵丘會盟的時間、盛況、意義
掌握公元前7世紀中期葵丘會盟
三、晉楚爭霸
1、晉文公改革
提問:晉文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
聯系齊國改革,讓學生思考:“想一想,春秋時期,齊國和晉國能夠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看書、總結
思考、找到二者的共同點,明白國強要革新,國立靠治業,國興靠人才的道理
2、城濮之戰
提問:在晉楚爭霸過程中,最著名的戰役是什么?晉國為何會以少勝多?
補充:“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為進和戰略)
提問:“退避三舍”的作用?
歸納要點:
1、誠信:實現諾言,報答謝恩
2、避其鋒芒,誘敵深入
學生介紹城濮之戰情況
展開討論作用
學習古人誠信的態度
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
楚莊王稱霸
講述“一鳴驚人”和“問鼎中原”的故事。
吳越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