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初中歷史教案 > 七年級歷史教案 > 春秋戰國的紛爭(精選13篇)

春秋戰國的紛爭

發布時間:2023-01-08

春秋戰國的紛爭(精選13篇)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1

  七年級歷史教學學案

  學科

  歷史

  設計教師

  教授內容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時間預設

  1課時問題預設: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⑴齊國和晉國能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⑵你認為春秋戰國時期發生了許多戰爭是好事還是壞事?說出你的理由。

  ⑶說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

  4、討論分析改革與強國之間的關系。

  學習目標

  1、說出東周分為哪兩個歷史時期,了解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兼并戰爭情況。

  2、比較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戰爭所體現的不同特征,培養學生在比較中認識歷史的能力。

  3、通過學習探討改革與強兵富國之間聯系?

  【學習重點】齊國和晉國的稱霸

  【學習難點】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戰爭不同特點及歷史影響。知識結構:一、春秋爭霸1、著名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3、城濮之戰:晉文公二、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展示內容:一、故事導入法。以“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故事導入。

  二、自主學習

  任務一:通過看課本p30-p32,完成以下問題1.東周分為        和       。2.春秋時期主要霸主        、        、         。

  3.齊桓公為什么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

  4.描述晉楚爭霸情況。

  5.春秋爭霸的歷史作用。

  任務二:通過看課本p33-p34完成以下問題

  1.說出戰國七雄    、    、     、    、    、    、    。

  2.戰國時期主要兼并戰爭          、            、          

  3.長平之戰時間、交戰雙方、作用。

  鞏固達標:1.為了爭霸,以“尊王攘夷”為號召發展本國勢力的是(    )

  a.晉文公    b.楚莊公        c.齊桓公        d.越王勾踐

  2.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的標志是(    )

  a.打敗周圍的諸侯國      b.周圍諸侯國臣服齊國

  c.各諸侯王參加會盟      d.周天子派人參加會盟

  3.齊桓公首先稱霸有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    )

  a.以“尊王攘夷”為號召      b.周天子派人參加會盟

  c.齊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管仲改革壯大力量

  4.下列成語與晉楚爭霸有關的是(    )

  a.紙上談兵    b.朝秦暮楚    c.臥薪嘗膽    d.退避三舍

  5.戰國七雄中,地處最北和最南的分別是(    )

  a.齊和秦    b.燕和楚        c.韓和趙        d.趙和楚

  6.下列事件發生在戰國時期的有①“田氏代齊”②三家分晉③桂陵之戰④馬陵之戰(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下列即屬于春秋時期又存在于戰國時期的諸侯國(    )

  a.齊國    b.晉國      c.楚國      d.趙國

  8.齊桓公在爭霸過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號的真實目的是(    )

  a.贏得周天子的信任      b.表白自己無政治企圖

  c.提高齊國的政治影響    d.維護周天子的地位

  9.閱讀上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諸假,一匡天下”——《論語》

  請回答:

  ⑴桓人霸諸侯成功是在什么時間?

  ⑵管仲在齊桓公稱霸過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

  歸納生成一、春秋爭霸1、著名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3、城濮之戰:晉文公二、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本課相關成語:退避三舍、臥薪嘗膽、圍魏救趙、紙上談兵課后反思:1. 在這節課中,多次運用影視資料、課件等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從視覺直觀形象的感知了具體的歷史情節,實踐證明:歷史課和電影課整合,特別是歷史課與信息技術融合運用,效果比較理想。2. 在這節課中,讓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小組活動,以“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供機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去,主動探尋知識。3. 成語故事演講和歷史劇表演,其最大的好處是寓教于樂。但是,實踐也告訴我們,在活動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心理特點及認識水平,要尊重學生的興趣與選擇,并在課外多加以指導。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2

  七年級歷史教學案設計:張萍      審核:               班級:     姓名:

  課  題

  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目標1、說出東周分為哪兩個歷史時期,了解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兼并戰爭情況。2、比較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戰爭所體現的不同特征,培養學生在比較中認識歷史的能力,通過學習探討改革與強兵富國之間聯系。教學重點齊國和晉國的稱霸教學難點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戰爭不同特點及歷史影響。教學環節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時量激趣導入,明標入進1分鐘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一)自主學習。

  1、東周分為        和       。

  2、春秋時期主要霸主        、        、        、        、         。

  3、齊桓公為什么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

  4、春秋爭霸的歷史作用。

  5、說出戰七雄       、       、       、       、      、      、      。

  6、戰國時期主要兼并戰爭           、            

  7、長平之戰時間、交戰雙方、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c  )a  楚莊王      b  宋襄公    c  齊桓公       d  晉文公2、在爭霸斗爭中,遭到徹底失敗的是:( a   )a  宋襄公    b   晉文公    c   越王勾踐   d  吳王闔閭3、正式承認齊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b  )   a  城濮之戰  b  葵丘之盟    c  長平之戰   d  問鼎中原4、齊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b   )   a  姜尚     b  管仲        c  吳起            d  商鞅5、對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口號的正確理解是 ( b)a.抵御少數民族入侵以維護國王的尊嚴     b.以“尊王”為旗號發展齊國勢力c.聽從周王號召去攻打少數民族            d.尊重齊王,進攻楚國6、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決定性戰役是:( b   )   a  葵丘之戰    b  城濮之戰   c  馬陵之戰  d  長平之戰7、戰國時期的韓、趙、魏是從哪一個諸侯國中分裂出來的:( d   )  a  齊國    b  楚國        c  秦國            d  晉國8、戰國七雄中位于最南邊的國家是:(  a  )a  楚國   b  燕國          c  秦國            d  齊國9、下列哪一個成語與晉文公有關:( c   )   a  臥薪嘗膽  b  問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老馬識途10、春秋時期,“臥薪嘗膽”,終成霸業的是( d  )a.齊桓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勾踐11、戰國時期,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的古代軍事家是 ( d)a 吳起       b 孫武      c 李悝       d孫臏12.春秋時期,諸侯爭霸主要是為了(b)a.爭做天子            b.支配其他諸侯國c.尊王攘夷            d.結束割據狀態綜合思維導航13.請在下圖的方框中填出戰國七雄的名稱:14.閱讀下列材料:1、        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遷到洛邑,以避開犬戎族的進攻。平王時候,周王室勢力已經衰弱,諸侯以強并弱,齊、楚、晉等開始強大起來,政權也由地方諸侯掌控。         (1)從材料可以看出,當時諸侯已經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這與周初分封諸侯的初衷背道而馳。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鞏固對周邊的統治,形成對全國的控制網。(2)歷史上把“齊、楚、晉等開始強大起來,政權也由地方諸侯掌控。”這一階段稱為什么時期?春秋時期(3)請列舉此時期齊、楚、晉諸侯國的著名國君?齊桓公   楚莊王    晉文公(4)后來,晉國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個國家了嗎? 韓 趙 魏 合作探究學習15.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后來形成了許多成語,如“退避三舍”“臥薪嘗膽”“紙上談兵”等。請同學們課后再去搜集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比一比,看誰找得多。   呆若木雞   一鳴驚人   老馬識途    負荊請罪   買櫝還珠

  毛遂自薦   圍魏救趙    三令五申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師課前發放學案,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完成學案。課前預習完成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學案,對不懂之處互相幫助,對新發現的疑問進行探究,并做好分工,準備展示。小組巡視,進行引導,及時點撥。10分鐘分組展示,班級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本組完成的學案,其他各組認真聽取,可以質疑,也可以進行補充。一、對各組回答的問題進行點撥和分析。二、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的新疑問。三、對小組進行恰當的評價。30分鐘歸納總結,構建提升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及時貫徹情感教育,鞏固深化知識。1分鐘適時練習,反饋遷移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輔導。3 分鐘               板  書  設  計教  后  反  思背景: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國勢力增強 目的:爭奪土地、人口,和支配別國的權力               春秋爭霸戰國七雄七雄名稱:齊、楚、秦、燕、趙、魏、韓 著名戰役: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等影響:爭霸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 但客觀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 國家走上統一

  七年級歷史導學案     設計:張萍   審核:                 班級:     姓名:

  課  題

  春秋戰國的紛爭

  學習目標

  1、說出東周分為哪兩個歷史時期,了解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兼并戰爭情況。2、比較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戰爭所體現的不同特征,培養學生在比較中認識歷史的能力,通過學習探討改革與強兵富國之間聯系。

  學習重點

  齊國和晉國的稱霸

  學習難點

  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戰爭不同特點及歷史影響。學習環節                      學生活動激趣導入,明標入進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1、東周分為        和       。

  2、春秋時期主要霸主        、        、        、        、         。

  3、齊桓公為什么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

  4、春秋爭霸的歷史作用。

  5、說出戰七雄       、       、       、       、      、      、      。

  6、戰國時期主要兼并戰爭           、            

  7、長平之戰時間、交戰雙方、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  楚莊王      b  宋襄公    c  齊桓公       d  晉文公2、在爭霸斗爭中,遭到徹底失敗的是:(    )a  宋襄公    b   晉文公    c   越王勾踐   d  吳王闔閭3、正式承認齊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   a  城濮之戰  b  葵丘之盟    c  長平之戰   d  問鼎中原4、齊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   a  姜尚     b  管仲        c  吳起            d  商鞅5、對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口號的正確理解是a.抵御少數民族入侵以維護國王的尊嚴    b.以“尊王”為旗號發展齊國勢力c.聽從周王號召去攻打少數民族            d.尊重齊王,進攻楚國6、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決定性戰役是:(    )   a  葵丘之戰    b  城濮之戰   c  馬陵之戰  d  長平之戰7、戰國時期的韓、趙、魏是從哪一個諸侯國中分裂出來的:(    )  a  齊國    b  楚國        c  秦國            d  晉國8、戰國七雄中位于最南邊的國家是:(    )a  楚國   b  燕國          c  秦國            d  齊國9、下列哪一個成語與晉文公有關:(    )   a  臥薪嘗膽  b  問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老馬識途10、春秋時期,“臥薪嘗膽”,終成霸業的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勾踐11、戰國時期,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的古代軍事家是a 吳起       b 孫武      c 李悝       d孫臏12.春秋時期,諸侯爭霸主要是為了a.爭做天子     b.支配其他諸侯國   c.尊王攘夷            d.結束割據狀態綜合思維導航13.請在下圖的方框中填出戰國七雄的名稱:14.閱讀下列材料:1、        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遷到洛邑,以避開犬戎族的進攻。平王時候,周王室勢力已經衰弱,諸侯以強并弱,齊、楚、晉等開始強大起來,政權也由地方諸侯掌控。         (1)從材料可以看出,當時諸侯已經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這與周初分封諸侯的初衷背道而馳。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歷史上把“齊、楚、晉等開始強大起來,政權也由地方諸侯掌控。”這一階段稱為什么時期?(3)請列舉此時期齊、楚、晉諸侯國的著名國君?(4)后來,晉國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個國家了嗎?合作探究學習15.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后來形成了許多成語,如“退避三舍”“臥薪嘗膽”“紙上談兵”等。請同學們課后再去搜集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比一比,看誰找得多。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學案,對不懂之處互相幫助,對新發現的疑問進行探究,并做好分工,準備展示。分組展示,班級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本組完成的學案,其他各組認真傾聽,進行質疑、補充。適時練習,反饋遷移完成課堂作業

  七年級歷史教學案設計:張萍      審核:               班級:     姓名:課  題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教學目標

  1、了解戰國時期的農具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2、學習評價商鞅、李冰等歷史人物。                                   3、認識:改革求發展,改革求進步,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代需要。教學重點商鞅變法主要內容及歷史作用。教學難點我國封建社會形成。教學環節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時量激趣導入,明標入進1分鐘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閱讀課本完成以下問題

  1、鐵農具:       時期出現,      使用范圍擴大。

  2、牛耕:        使用牛耕,       時期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商鞅變法背景(原因)、目的、時間、主要內容、歷史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老師的問題:1、戰國時期引起社會變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b )a  各國之間頻繁的戰爭         b  鐵器牛耕的普遍使用c  各國的社會變革            d  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2、夏令營的老師帶領同學們再現了西周時期成千上百奴隸在一起耕作和戰國時期以個體家庭為單位生產的場景,這種耕作方式變化的原因是:(  c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b、青銅器代替石器c、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d、奴隸獲得了自由3、我國鐵制農具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是在:(  d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戰國4、戰國時期,我國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是指:( d   )   a  集體耕種      b  個體勞動        c  鐵器的使用         d  兩牛牽犁的使用5、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b   ) a更多使用鐵制農具                b實行商鞅變法 c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d牛耕得到推廣 6、商鞅變法的措施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是:(   d ) a  統一度量衡           b  獎勵軍功     c  獎勵生產          d  推行縣制7、在戰國后期的秦國,一個農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賦稅,最好的辦法應該是(   d )   a、當兵立軍功                  b、不隱瞞犯法行為 c、合理經商致富                d、大量生產糧食和布帛8、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關中地區,在你身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是( d’   ) a.你在戰爭中立功,得到幾十畝土地的賞賜 b.幾年后,由于你辛勤耕種這些土地,糧食豐收了,政府免除了你的徭役 c.后來,你用賣糧的錢添置了幾十畝土地,成為小地主 d.四十歲后,你賣掉土地去經商,得到政府的獎勵 9、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的秦國國君是:(  a   )   a 秦孝公   b 秦穆公   c 秦始皇   d 秦二世10、戰國時期,各國相繼進行變法的根本目的是(  d   )   a 把土地變成私有財產    b 兼并別的諸侯國  c 消滅新興的地主階級    d 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綜合思維導航12.在中國古代,土地是主要的社會財富。但是土地的所有權和耕作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請回答: (1)西周時期,全國土地歸誰所有?當時土地上的勞動者主要是哪些人?采取的是怎樣的耕作方式? 周王;平民和奴隸;集體耕作(千耦其耘)。     (2)到春秋戰國時期土地所有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勞動者的身份發生了什么變化?土地的耕作方式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導致上述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周王所有(土地國有)→地主土地私有;平民和奴隸→農民(個體小農);千耦其耘→個體農耕;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  (3)假如你是一名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平民,在商鞅變法以后你如果想自己擁有土地,你會采取什么方式?努力生產,發家致富,購買土地;立軍功封爵,獲得土地賞賜。 (4)經濟上的上述變革,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有哪些反映?政治上:各國競相改革。思想文化上:百家爭鳴。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1)根據材料,請指出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變法得到了誰的支持?他的變法從何時開始?目的:變法圖強;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公元前356年    (2)商鞅后來被車裂而死,那么他變法的目的達到沒有?請說明由。到達了;商鞅雖然死了,但是通過改革,秦國富強起來,成為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國家。

  合作探究學習14.戰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敗了。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反對者射死在楚王的尸體前;商鞅在秦國變法,最后被反對者處以極刑。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現象?又如何認識這些改革者的遭遇呢?這些歷史事實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啟示呢?雖然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后兼并六過打下堅實的基礎。但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對商鞅恨之入骨,慘遭車裂。說明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甚至要付出血的代價。變法順應了歷史潮流,推動了社會進步,商鞅為現實抱負不怕犧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二)收集有關歷史資料(三)查找自己在探究中發現的問題課前發放學案,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完成學案。課前預習完成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學案,對不懂之處互相幫助,對新發現的疑問進行探究,并做好分工,準備展示。小組巡視,進行引導,及時點撥。10分鐘分組展示,班級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本組完成的學案,其他各組認真聽取,可以質疑,也可以進行補充。一、對各組回答的問題進行點撥和分析。二、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的新疑問。三、對小組進行恰當的評價。30分鐘歸納總結,構建提升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及時貫徹情感教育,鞏固深化知識。1分鐘適時練習,反饋遷移 學生 完成課堂作業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輔導。3 分鐘鐵器時代:鐵農具在春秋時期開始使用戰國時推廣,我國進入鐵器時代 牛耕的推廣:春秋時已使用牛耕戰國時逐漸推廣 意義:一方面使大量開墾荒地和深耕細作成為可能,也為興修水利創造了條件,農作物產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標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進步,推動了社會的大變革               板  書  設  計教  后  反  思              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商鞅變法原因:一是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二是當時各國爭霸的現實壓力 時間:公元前356年 內容:承認土地私有,準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推行縣制。 作用:廢除了舊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為以后兼并六國,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七年級歷史導學案     設計:張萍   審核:                 班級:     姓名:課  題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學習目標

  1、了解戰國時期的農具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2、學習評價商鞅、李冰等歷史人物。                                   3、認識:改革求發展,改革求進步,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代需要。學習重點商鞅變法主要內容及歷史作用。學習難點我國封建社會形成。學習環節                      學生活動激趣導入,明標入進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閱讀課本完成以下問題

  1、鐵農具:       時期出現,      使用范圍擴大。

  2、牛耕:        使用牛耕,       時期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商鞅變法背景(原因)、目的、時間、主要內容、歷史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老師的問題:1、戰國時期引起社會變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各國之間頻繁的戰爭  b鐵器牛耕的普遍使  c  各國的社會變革   d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2、夏令營的老師帶領同學們再現了西周時期成千上百奴隸在一起耕作和戰國時期以個體家庭為單位生產的場景,這種耕作方式變化的原因是:(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b、青銅器代替石器c、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d、奴隸獲得了自由3、我國鐵制農具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是在:(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戰國4、戰國時期,我國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是指:(    )   a  集體耕種      b  個體勞動        c  鐵器的使用         d  兩牛牽犁的使用5、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鐵制農具  b實行商鞅變法  c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d牛耕得到推廣 6、商鞅變法的措施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是:(    ) a  統一度量衡           b  獎勵軍功     c  獎勵生產          d  推行縣制7、在戰國后期的秦國,一個農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賦稅,最好的辦法應該是(    )   a、當兵立軍功b、不隱瞞犯法行為 c、合理經商致富d、大量生產糧食和布帛8、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關中地區,在你身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是(    ) a.你在戰爭中立功,得到幾十畝土地的賞賜 b.幾年后,由于你辛勤耕種這些土地,糧食豐收了,政府免除了你的徭役 c.后來,你用賣糧的錢添置了幾十畝土地,成為小地主 d.四十歲后,你賣掉土地去經商,得到政府的獎勵 9、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的秦國國君是:(     )   a 秦孝公   b 秦穆公   c 秦始皇   d 秦二世10、戰國時期,各國相繼進行變法的根本目的是(     )   a 把土地變成私有財產    b 兼并別的諸侯國  c 消滅新興的地主階級    d 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綜合思維導航12.在中國古代,土地是主要的社會財富。但是土地的所有權和耕作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請回答:(1)西周時期,全國土地歸誰所有?當時土地上的勞動者主要是哪些人?采取的是怎樣的耕作方式?   (2)到春秋戰國時期土地所有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勞動者的身份發生了什么變化?土地的耕作方式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導致上述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3)假如你是一名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平民,在商鞅變法以后你如果想自己擁有土地,你會采取什么方式?(4)經濟上的上述變革,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有哪些反映?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1)根據材料,請指出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變法得到了誰的支持?他的變法從何時開始?(2)商鞅后來被車裂而死,那么他變法的目的達到沒有?請說明由。

  合作探究學習14.戰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敗了。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反對者射死在楚王的尸體前;商鞅在秦國變法,最后被反對者處以極刑。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現象?又如何認識這些改革者的遭遇呢?這些歷史事實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啟示呢?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學案,對不懂之處互相幫助,對新發現的疑問進行探究,并做好分工,準備展示。分組展示,班級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本組完成的學案,其他各組認真傾聽,進行質疑、補充。適時練習,反饋遷移(完成課堂作業)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3

  第一范文本課課件

  課標要求

  知道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的史實。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東周概念的內涵及春秋戰國的歷史分期。列舉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名稱。知道齊桓公爭霸、晉楚爭霸及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較、評價、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發揮重塑歷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識讀春秋戰國形勢圖,學習識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認識到改革是諸侯國強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過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建立霸業的過程,使學生懂得國強要革新,國立靠治業,國興靠人才的道理。引導學生為國家的興旺追求更高目標,增強毅力,發奮學習。

  ③認識到分解時期也孕育著統一的因素。

  重點

  ①因為齊桓公第一個稱霸而且其過程在諸侯國中具有代表性,所以齊桓公稱霸作為一個重點。

  ②城濮之戰 ,長平之戰為代表的戰役對于爭霸局面和歷史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也為重點。

  難點

  正確看待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性質,對于初一新生來說不易自己領會。

  教學方法

  重點的突破方面齊桓公稱霸可根據問題的難度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談話、組織討論,并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齊國和晉國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兩個戰役啟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講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動中去,用文藝形式深化本課知識,加強學生對成語故事重新思考,使學生的情感認識不斷升華。

  難點方面,組織學生進行知識的對比和辯論,由淺入深地使學生了解這一個歷史時期的特點是戰爭,并以戰爭為主線,貫穿整個歷史時期的始終,了解戰爭既有殘酷的一面,同時又具有現實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難點。同時使用多媒體課件。

  學法指導

  老師方面:根據教學實際,對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二幅地圖進行多媒體處理;指導學生編排“紙上談兵”的歷史小話劇。設計好幾組問題的討論方案。

  學生方面:

  1、利用歷史成語故事的出處,讓學生根據史實解釋成語,得到啟示,提高文學修養。

  2、通過繪制“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方位示意圖,滲透地理學科知識。

  3、設計歷史小話劇“紙上談兵”,并編排。

  4、利用齊國、晉國進行的改革,讓學生聯系今日中國之改革,滲透改革是強國之路。

  5、用“臥薪嘗膽”的啟示,向學生滲透人應該有志向和毅力。

  6、通過學習本課的史實,挖掘人才、改革、富國的關系,滲透創新的觀念。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按歷史發展進程,回憶奴隸社會的形成發展,指出春秋、戰國的歷史特點導入。

  ①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

  ②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公元前475年,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

  還有可能有新的切入點

  一起回到那西周以后,中國進入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時期讓我們一起七我們一起回到那金戈鐵馬的年代,共同學習第六課《春秋戰國《春秋戰國的紛爭》

  授新:

  一、東周的兩個分期

  教師講述: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和戰國的起止時間和特點

  圖示二個分期:(可用多媒體,也可板書)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奴隸瓦解

  一:東周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形成

  二:東周:

  看p30注釋①

  了解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

  引導學生聯系4、5課內容

  提問:我們已學習了奴隸社會的幾個朝代?每一朝代的時間及特點?

  老師可將學生發言情況副板書,有條件的用課件展示,形成中國奴隸社會夏、商、西周、春秋的完整概念。

  舉手發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春秋爭霸

  1、王室衰微(爭霸背景)

  提問:春秋爭霸是在什么情況下開始的?

  在此基礎上,老師舉出一兩個具體、生動的例子,補充說明王室衰微情況。

  提問:“王室衰微與諸侯爭霸之間有何因果關系”?

  指導思考,就勢引導。

  看書回答

  小組討論,推代表歸納、發言

  2、春秋五霸

  提問:春秋五霸指哪些?

  補充:除書上的三人外,還有秦穆公、楚莊王

  (課件展示)《春秋戰國形勢圖》

  看書回答三人

  掌握好五霸名稱

  觀察形勢圖,介紹春秋大國位置,畫出方位示意圖。

  3、齊桓公爭霸原因

  設計問題組(課件展示)

  1、齊國發展生產,有哪些有利的環境資源條件?

  2、如何把資源條件轉化為經濟優勢?(改造、開發、利用)

  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先組內發表意見

  后在班上交流

  4、管仲改革

  老師采取邊敘邊議的教法

  提示學生引用《論語》中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強調改革的進步意義

  提出問題:改革與富國強兵之間有什么聯系?

  滲透改革是強國之路的思想

  學生敘述改革措施,評說管仲改革的作用。

  小組充分討論,作好筆記,比一比,哪個小組看問題最深刻。再進行班內交流

  5、“尊王攘夷”政策

  提問:為何說“尊王攘夷”的口號高明?

  設計問題組(課件展示)

  1、什么是“尊王”?什么是“攘夷”?

  2、“尊王攘夷”這一口號是在怎樣的形勢下提出的?

  3、既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實亡,為何還要尊王?

  4、“尊王”會有哪些影響力?

  5、“攘夷”為什么在當時很有號召力?

  6、“尊王”起到了哪些作用?

  看p31注釋①解決第1問

  小組討論,分析原因

  得出認識:“尊王攘夷“是齊桓公成功的外交政策,也是他爭霸的有利手段

  6、小結:

  提問:齊桓公爭霸的原因有哪些?

  將歸納要點課件展示一下

  學生議論,從自然條件、實力、爭霸手段(政策)三個方面發表看法

  7、齊桓公稱霸標志──葵丘會盟

  指出葵丘會盟的時間、盛況、意義

  掌握公元前7世紀中期葵丘會盟

  三、晉楚爭霸

  1、晉文公改革

  提問:晉文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

  聯系齊國改革,讓學生思考:“想一想,春秋時期,齊國和晉國能夠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看書、總結

  思考、找到二者的共同點,明白國強要革新,國立靠治業,國興靠人才的道理

  2、城濮之戰

  提問:在晉楚爭霸過程中,最著名的戰役是什么?晉國為何會以少勝多?

  補充:“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為進和戰略)

  提問:“退避三舍”的作用?

  歸納要點:

  1、誠信:實現諾言,報答謝恩

  2、避其鋒芒,誘敵深入

  學生介紹城濮之戰情況

  展開討論作用

  學習古人誠信的態度

  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

  楚莊王稱霸

  講述“一鳴驚人”和“問鼎中原”的故事。

  吳越爭霸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看書

  問:在吳越爭霸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在同學們熟知的成語中,哪一個成語是“臥薪嘗膽”的反義成語?(樂不思蜀)

  投影《臥薪嘗膽》圖

  問:從臥薪嘗膽與樂不思蜀中談啟示

  教師補充材料:歷史上確有“嘗膽”,臥薪是后人加上去的,以“臥”與“樂”的啟示教育學生,同樣是國君,同樣的經歷,卻由于他們不同的抱負,不同的志向,導致了不同的結局

  看小字,回答

  觀察此圖

  講述臥薪嘗膽故事,學生暢談,從中得到啟示,學習他們的志向毅力

  四、小結

  提問:

  1、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他們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2、從他們身上,你看到國家富強的啟示和個人事業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歸納要點

  齊桓公:革新強國,首成霸主。(革新)

  晉文公:勤業治國,躍居霸位。(勤業)

  越王勾踐:雪恥復國,終建霸業。(毅力志向)

  討論:春秋時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點?

  有成就宏圖霸業的雄心壯志;重用人才;重視改革內政和發展生產,增強國力;

  能運用正確的謀略,取得政治上、軍事上的優勢;

  五、爭霸戰爭的影響

  可用提問方式指導學生看p32課本,這一部分不用多加分析,戰爭的影響放在講完戰國后分析比較妥當

  學生討論,對知識進行橫向聯系,比較確立霸主的方式,從中受到教育

  附歷史課本劇《紙上談兵》

  扮演者:趙括、趙括之母、廉頗、旁白等。

  旁白:長平之戰,秦趙相持不下,秦國四處散布謠言,說秦國最怕趙括,趙王聽信謠言,撤下廉頗,而換上趙括。

  廉頗:(語重心長):秦軍現在士氣正盛,銳不可當。我等應以守為攻,耗其士氣,以待其自退。

  趙括:(漫不在乎)大敵當前豈能不打?你沒有聽說秦軍最怕我趙括嗎?你是老了,我可不能辱沒了我將門虎子的名聲。

  趙母:(擔憂):孩兒,你空有腹中的萬卷兵書,而無實戰經驗,紙上談兵是萬萬不可的。你要聽廉頗老將的話才是。

  趙括(不以為然):他只是膽小如鼠之輩而已,母親,請放心,我一定不辱趙王使命,全軍出擊,攻破強敵。

  趙母 (無奈):哎……,趙國亡矣。

  廉頗 (連連搖頭)

  旁白:趙括到了前線,不顧廉頗勸阻,全線出擊,落入秦軍的重重包圍之中,自己被射殺,40萬趙軍群龍無首,投降秦軍,大多數被秦軍坑殺。趙括的一時之勇,給趙國帶來了滅頂之災!

  <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4

  第8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春秋的爭霸戰爭和戰國七雄

  能力目標 以豐富的歷史故事,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寬思路

  教育目標 引導學生為國家的興亡增強毅力發奮學習

  重點、難點 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七雄并立

  策略和方法 學科滲透語文(成語) 教學媒體 投影

  教學程序 教學內容

  板書  春秋戰國的紛爭 .

  強調;

  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一 春秋爭霸-----相繼稱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諸侯爭霸的實質(目的)

  a政治上:號令諸侯

  b經濟上:迫使各國向霸主貢賦

  2著名霸主:

  a齊桓公首先稱霸(任用管仲為相)

  b晉文公稱霸

  c楚莊王稱霸

  d吳越稱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 戰國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歷史上的戰國時期。

  1三家分晉(韓、趙、魏)

  2戰國七雄:韓、趙、魏、楚、燕、齊、秦

  3主要戰役:

  a桂陵之戰

  b馬陵之戰

  c長平之戰

  小結,強化訓練:

  1本課內容

  2鞏固練習 1教師活動

  2課前導學:學生預習,熟悉課文有關的成語:

  退避三舍

  臥薪嘗膽、

  紙上談兵

  老馬識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導討論

  你認為那個成語給你的感受最深?

  補充課外知識管鮑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問:晉國爭霸戰爭著名的戰役是什么?(分析)

  5學生補充成語:

  圍魏救趙、增灶減灶、

  介紹:

  孫臏與龐涓;

  廉頗藺相如;

  趙括與白起。

  6組織討論

  戰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歷史發展的趨勢又是怎樣?

  學生活動

  閱讀課文及補充成語

  回憶:西周滅亡和東周開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課文中的成語

  2齊桓公為什么先稱霸

  要點:歸納

  a自然條件

  b雄厚實力

  c高明手段

  3學生講:成語故事

  成濮之戰,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時件事魏國的原氣大傷?

  5可考慮表演“紙上談兵”小話劇

  6小結:

  要求學生回答本課你學到那些知識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5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學習目標】

  1、春秋五霸(∨)

  2、戰國七雄(∨)

  【知識梳理】

  一、春秋爭霸

  1、西周滅亡后,公元前770年,       東遷洛陽,史稱“東周”。東周分為      和       兩個時期。

  2、春秋爭霸中著名的霸主有             、             、             等。

  3、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是            ,他以“                ”為號召,任用        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使      國國富兵強。

  二、戰國七雄

  1、戰國初年,晉國被三分天下,形成     、       、       三國,這樣就形成了戰國七雄。具體位置:東:        ;西:      ;南:       ;北:      ;中間:     、     、      。

  2、戰國時期著名戰役:

  ①圍魏救趙的        戰役,交戰雙方是:       和       。

  ②馬陵之戰,雙方:         和          。

  ③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生空前激烈的        戰役。趙軍大敗,     萬人被俘,坑殺。

  【自主檢測】

  一、選擇題

  1、春秋時期,第一個當上霸主的是                                     (    )

  a.齊桓公     b.宋襄公    c.晉文公    d.秦穆公

  2、在哪個戰役之后,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軍的進攻                (    )

  a.桂陵之戰      b.馬陵之戰     c.城濮之戰     d.長平之戰

  3、老馬識途、一鳴驚人、秦晉之好、退避三舍這些成語與下列哪項歷史知識相關     (    )

  a.戰國七雄    b.春秋五霸    c.張騫通西域   d.昭君出塞

  4、與城濮之戰有關的成語典故是                                     (    )

  a.尊王攘夷       b.紙上談兵     c.臥薪嘗膽     d.退避三舍

  5、戰國時期的“減灶計”運用于哪一戰役                                       (    )

  a.馬陵之戰     b.桂陵之戰     c.城濮之戰    d.長平之戰

  6、戰國初年,晉國被三分天下形成的國家是                                (    )

  a.齊、秦、楚     b.趙、魏、韓    c.燕、趙、魏   d.秦、趙、燕

  4、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是                                   (    )

  a.城濮之戰    b.桂陵之戰    c.長平之戰     d.馬陵之戰

  二、非選擇題

  1、在下列位置圖中正確填寫戰國七雄的位置。

  【拓展視野】

  1.(08山東臨沂卷)“他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齊桓公   c.晉文公   d.楚莊王

  2.(湖北  黃岡卷)“問鼎中原”的典故出自(      )

  a、 越王勾踐  b、齊桓公   c、楚莊王 d、晉文公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知識梳理】

  一:周平王、春秋、戰國、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齊桓公、尊王攘夷、管仲、齊國

  二:韓、趙、魏、齊、秦、楚、燕、趙、魏、韓、桂陵、齊國、魏國、齊國、魏國、長平、四十多

  【自主檢測】

  選擇題:a.d.b.d. a.b.a.

  非選擇題:見七上p33頁

  【拓展視野】b d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6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知道春秋戰國的歷史分期;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2、通過學習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的史實,認識到國強要革新,國立靠治業,國興靠人才的道理。

  3、了解城濮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和長平之戰的情況。

  二、學習重點:齊桓公稱霸、晉楚稱霸。

  三、導學過程

  (一)、預習課文,自主完成基礎知識,記下發現的問題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 ,史稱“東周”。 東周分為        和           

  兩個時期。

  2、齊桓公任用         為相,積極進行改革,發展生產,以“          ”為口號,擴大疆界,發展齊國勢力。

  3、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是         ,與之有關的成語是         ,晉楚爭霸持續百余年,最后,            打敗了晉國,做了中原霸主。

  4、戰國七雄分別是:                                    。

  5、戰國初年晉國被分為         、       、        三個國家。

  6、公元       年,        和       之間發生了空前激烈的         ,                     結果              大敗。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      的進攻。

  (二)、合作探討(生生互助、師生互動,點撥釋疑,共同提高)

  1、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學成果→圍繞疑難點討論)

  2、班內交流展示(師生、生生互動,點撥釋疑,知識深化)

  (三):春秋爭霸

  1、探究搶答:“桓公”是誰?他在春秋時期的地位怎樣?“管仲”又是何許人?他有什么業績?“桓公”“霸諸侯”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他取得如此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2、討論解決第31頁“動腦筋:齊國和晉國能夠迅速強大的原因是什么?(明確:齊國和晉國都通過改革迅速致強,改革都涉及到內政、生產和軍事等方面內容,告訴我們國強要革新、國立靠改革、國興靠人才的道理。)

  (四):戰國七雄

  1、七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點?(教師總結口訣:"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

  (1)這七雄中,哪些國家變化最大?

  2、思考:戰國七雄的局面是怎樣被打破的?長平之戰中秦取勝的原因是什么?

  活動與探究

  (五)、扣標整合(圍繞學習目標,梳理知識,形成歌謠)

  春秋五霸齊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

  齊楚秦燕韓趙魏,桂陵馬陵孫臏計。

  長平之戰秦稱雄,封建社會始形成。

  四、達標測評

  (一)選擇填空

  1、春秋的霸主中,最先稱霸的人是(    )

  a.秦穆公        b.楚莊王        c.晉文公        d.齊桓公

  2、在齊桓公爭霸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是(    )

  a.商鞅          b.孫臏          c.管仲          d.孫武

  3、晉文公確定霸主地位的標志是 (    )

  a.牧野之戰      b.桂陵之戰      c.城濮之戰      d.馬陵之戰

  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春秋時期的霸主的是(    )

  a.秦孝公        b.齊桓公        c.宋襄公        d.晉文公

  5、春秋時期,齊晉兩國能夠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是(    )

  ①政治上,改革內政 ②經濟上,發展生產 ③軍事上,加強軍隊建設 ④用人上,都有賢相輔佐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6、“退避三舍”這一典故來自于 (    )

  a.城濮大戰  b.桂陵之戰        c.馬陵之戰       d.長平之戰

  7、立志雪恥,臥薪嘗膽的著名歷史人物是(    )

  a.伍子胥     b.勾踐      c.孫武      d.夫差

  8、戰國初期,瓜分晉國的三個國家是(    )

  a.齊、楚、燕   b.楚、韓、趙   c.齊、楚、秦    d.韓、趙、魏

  9、“紙上談兵”的故事來自于  (    )

  a.城濮大戰    b.桂陵之戰      c.馬陵之戰       d.長平之戰

  10、填表

  時期 戰爭目的   戰爭規模 代表戰役

  春秋   

  戰國   

  (二)、材料分析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論語》

  閱讀材料回答:

  (1)上述內容反映了什么時期的歷史事實?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結果?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7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教案

  【教學設計思路】

  1、指導學生快速跳讀課文,對課文零散的信息進行整合,然后自己歸納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培養對歷史零散知識的整合和綜合概括能力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解決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啟發、討論、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與老師合作、與其它同學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三個維度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得到充分的體現。

  4、設計不同層次的綜合實踐題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考察每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養成情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按歷史發展進程,回憶奴隸社會的形成發展,指出春秋、戰國的歷史特點導入。①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

  ②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公元前475年,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西周以后,中國進入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時期,讓我們一起回到那金戈鐵馬的年代,共同學習第六課《春秋戰國的紛爭》

  或者大屏幕出示對聯:(齊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由此導入:對聯中有兩個成語,同學們知道其中的兩個成語各講的是什么時期的事嗎?

  生答后指出“臥薪嘗膽”發生在春秋,東周分為兩個時期,即春秋和戰國。其中春秋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魯國編年史《春秋》記載的時間相同而得名。戰國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諸侯國連年戰爭而得名。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點是戰亂頻繁,社會大動蕩、大變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學目標(在教師指導下師生共同制定目標)

  先請學生快速跳讀課本黑體字部分內容,然后每大組請一位同學根據這部分內容出一道簡明扼要的題目,我們就用它作為本節課要解決的第一第二個目標。

  目標一:春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他們是如何成為霸主的?

  目標二:戰國時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國?這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戰例?)

  然后由老師給出第三個目標:“比較春秋時期戰爭的目的與戰國時期戰爭的目的的不同點?并因此總結出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三、自主學習

  讓學生再詳細地把全書看一遍,黑體字部分仔細閱讀,小字部分快速閱讀,針對三個目標一邊看一邊把要點圈出來。允許學生可以選擇自主學習的方式:自己閱讀或小組討論。

  四、師生共同探討,合作解決問題

  1、請同學自己回答解決第一個目標。在解決的過程中,教師利用歷史地圖引導學生了解掌握春秋爭霸的基本事實,讓學生通過對比得出晉文公成為霸主的原因與齊桓公成為霸主的原因有相同之處及戰爭的目的,并讓學生自己從中得出:

  國興靠治,人興靠明確的追求目標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興人是興國的關鍵。

  2、請同學自己回答解決第二個目標。在解決的過程中,教師利用歷史地圖、口決(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幫助學生加強對戰國七雄地理位置的記憶,并引導學生思考戰國時期戰爭的目的。

  3、通過城濮之戰和長平之戰的材料兩個材料,讓學生討論解決第三個目標。

  大屏幕出示材料:

  城濮之戰: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與楚兩軍相遇在中原戰場上。當時晉出動兵車700乘,兵力約2萬左右,而楚出動兵車1400—1500乘,兵力約4萬左右(注:春秋時期各諸候國作戰的方式主要是車兵戰)。決戰前,晉軍以報答楚王為名,“退避三舍”,駐軍城濮,巧妙地避開楚軍鋒芒,誘敵深入,大敗楚軍。

  長平之戰:趙國是戰國后期的一個東方強國。秦國派兵攻趙。趙王派老將廉頗駐守長平,筑壘固守,相持三年,不分勝負。公元前260年,趙王急于求成,不滿廉頗憑險固守以疲秦軍的戰略,中了秦的反間計,起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率兵大舉攻。秦將白起佯敗后退,誘敵追擊,到預定地點,用伏兵把趙軍分割包圍。秦王親自趕到前方,把全國15歲以上的壯丁悉數調到長平,堵截趙的援兵和糧食,趙軍被困46天,糧盡援絕,拼死突圍,趙括被射死,四十多萬趙軍全部投降,除240個年幼的回趙國報信外,都被活埋。)

  4、為了加深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的了解和學習歷史的興趣,安排一個小活動:請同學比賽說出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如:春秋時期:一鳴驚人、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問鼎中原、三令五申(吳國:孫武)臥薪嘗膽;戰國時期:圍魏救趙、竊符救趙、圖窮匕現等)

  五、反思完善

  提問:

  1、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他們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2、從他們身上,你看到國家富強的啟示和個人事業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齊桓公:革新強國,首成霸主。(革新)

  歸納要點  晉文公:勤業治國,躍居霸位。(勤業)

  越王勾踐:雪恥復國,終建霸業。(毅力志向)

  六、板書設計

  齊桓公: 管仲   第一個霸主

  春秋爭霸:  晉文公: 城濮之戰

  (爭霸)    楚莊王:

  東周

  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

  戰國七雄:    (東  南  西  北  到  中  間)

  (兼并)   戰例: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8

  【教學設計思路】

  1、指導學生快速跳讀課文,對課文零散的信息進行整合,然后自己歸納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培養對歷史零散知識的整合和綜合概括能力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解決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啟發、討論、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與老師合作、與其它同學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三個維度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得到充分的體現。

  4、設計不同層次的綜合實踐題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考察每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養成情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按歷史發展進程,回憶奴隸社會的形成發展,指出春秋、戰國的歷史特點導入。①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

  ②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公元前475年,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西周以后,中國進入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時期,讓我們一起回到那金戈鐵馬的年代,共同學習第六課《春秋戰國的紛爭》

  或者大屏幕出示對聯:(齊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由此導入:對聯中有兩個成語,同學們知道其中的兩個成語各講的是什么時期的事嗎?

  生答后指出“臥薪嘗膽”發生在春秋,東周分為兩個時期,即春秋和戰國。其中春秋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魯國編年史《春秋》記載的時間相同而得名。戰國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諸侯國連年戰爭而得名。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點是戰亂頻繁,社會大動蕩、大變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學目標(在教師指導下師生共同制定目標)

  先請學生快速跳讀課本黑體字部分內容,然后每大組請一位同學根據這部分內容出一道簡明扼要的題目,我們就用它作為本節課要解決的第一第二個目標。

  目標一:春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他們是如何成為霸主的?

  目標二:戰國時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國?這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戰例?)

  然后由老師給出第三個目標:“比較春秋時期戰爭的目的與戰國時期戰爭的目的的不同點?并因此總結出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三、自主學習

  讓學生再詳細地把全書看一遍,黑體字部分仔細閱讀,小字部分快速閱讀,針對三個目標一邊看一邊把要點圈出來。允許學生可以選擇自主學習的方式:自己閱讀或小組討論。

  四、師生共同探討,合作解決問題

  1、請同學自己回答解決第一個目標。在解決的過程中,教師利用歷史地圖引導學生了解掌握春秋爭霸的基本事實,讓學生通過對比得出晉文公成為霸主的原因與齊桓公成為霸主的原因有相同之處及戰爭的目的,并讓學生自己從中得出:

  國興靠治,人興靠明確的追求目標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興人是興國的關鍵。

  2、請同學自己回答解決第二個目標。在解決的過程中,教師利用歷史地圖、口決(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幫助學生加強對戰國七雄地理位置的記憶,并引導學生思考戰國時期戰爭的目的。

  3、通過城濮之戰和長平之戰的材料兩個材料,讓學生討論解決第三個目標。

  大屏幕出示材料:

  城濮之戰: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與楚兩軍相遇在中原戰場上。當時晉出動兵車700乘,兵力約2萬左右,而楚出動兵車1400—1500乘,兵力約4萬左右(注:春秋時期各諸候國作戰的方式主要是車兵戰)。決戰前,晉軍以報答楚王為名,“退避三舍”,駐軍城濮,巧妙地避開楚軍鋒芒,誘敵深入,大敗楚軍。

  長平之戰:趙國是戰國后期的一個東方強國。秦國派兵攻趙。趙王派老將廉頗駐守長平,筑壘固守,相持三年,不分勝負。公元前260年,趙王急于求成,不滿廉頗憑險固守以疲秦軍的戰略,中了秦的反間計,起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率兵大舉攻。秦將白起佯敗后退,誘敵追擊,到預定地點,用伏兵把趙軍分割包圍。秦王親自趕到前方,把全國15歲以上的壯丁悉數調到長平,堵截趙的援兵和糧食,趙軍被困46天,糧盡援絕,拼死突圍,趙括被射死,四十多萬趙軍全部投降,除240個年幼的回趙國報信外,都被活埋。)

  4、為了加深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的了解和學習歷史的興趣,安排一個小活動:請同學比賽說出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如:春秋時期:一鳴驚人、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問鼎中原、三令五申(吳國:孫武)臥薪嘗膽;戰國時期:圍魏救趙、竊符救趙、圖窮匕現等)

  五、反思完善

  提問:

  1、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他們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2、從他們身上,你看到國家富強的啟示和個人事業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齊桓公:革新強國,首成霸主。(革新)

  歸納要點  晉文公:勤業治國,躍居霸位。(勤業)

  越王勾踐:雪恥復國,終建霸業。(毅力志向)

  六、板書設計

  齊桓公: 管仲   第一個霸主

  春秋爭霸:  晉文公: 城濮之戰

  (爭霸)    楚莊王:

  東周

  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

  戰國七雄:    (東  南  西  北  到  中  間)

  (兼并)   戰例: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9

  第7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學習目標】:

  1、說出東周分為哪兩個歷史時期,了解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兼并戰爭情況。

  2、比較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戰爭所體現的不同特征,培養學生在比較中認識歷史的能力。

  3、通過學習探討改革與強兵富國之間聯系?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__________年,周平王東遷__ ___,史稱________。分為_______和_________兩個時期。

  2、春秋時期著名的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他任用__________為相,以“_______________”為號召,進行改革。

  4、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雙方在__  _____大戰,晉軍打敗楚軍,從此,_____  __成為中原霸主。后來,_____________打敗晉軍,做了中原霸主。

  (找出其中的成語故事)

  5、三家分晉是指__   __、___     _、___    ___三家瓜分晉國.

  6、戰國初年,齊國大夫取代原來的國君,建立______  ____齊國

  7、戰國七雄是指____   _、___    、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在課本第40頁地圖上找出他們的位置。)

  8、戰國時期著名戰役有_______ 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找出其中的成語故事)

  二、總結提高:

  1、齊桓公為什么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課本第38頁)

  2、春秋爭霸的歷史作用。(課本第39頁)

  3、長平之戰時間、交戰雙方、作用。(課本第41頁)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10

  教學內容是七年級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一道題:搜集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同時提醒學生可以看教材,看課外書籍,查字典。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很多學生踴躍欲試。

  學生甲:我看過《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書中記載:春秋時期,剛做 國君的楚莊王胸無大志,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讓他猜個謎,說:“楚國山上,有一只大鳥,身批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楚莊王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學生掌聲一片。 我接著啟發,從課文中也可以找到成語故事.不一會,學生乙:春秋時期,重耳(即后來的晉文公)在晉國內亂逃亡在外時,曾受到趙王的殷勤接待。重耳當時許諾若能回到晉國為君,照著課文念了起來,晉軍將退避三舍以示報答。

  我很滿意學生敢于站起來講的的表現,同時也注意到一向不愛作聲的學生乙有要全部念下來的意思,有些費時間,我想中途打斷,又怕打消他的積極性。自從實施新課改以來,的課堂上充滿著“你真不錯”、“很好”、“你真棒”等表揚的話語。雖然這些表揚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鼓勵,但過度的、甚至不切實際的表揚給孩子帶來的就完全是好處嗎?我腦子突一亮,就說,謝謝你即讓我們聽到故事,又學習了課文!老師給你提個小建議:"下回再講時,簡練些,挑關鍵的說.學生紅著臉,又感激的點點頭.這節聽課非常好。

  其實,學生聽多了贊賞的話,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和意義。學生在此起彼伏的掌聲中會漸漸褪去應有的喜悅。所以當學生做得不足的時候,一定要委婉指出他的不足。只有發現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斷進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對別人善意的批評、提醒,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所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我認為,老師,應該大膽地說“你很不錯或你下次怎么怎么會更好” .即要適當鼓勵,又要巧妙的指出改進地方,學生依舊喜歡你的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11

  示例2  

  課名春秋戰國的紛爭課型新授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春秋的爭霸戰爭和戰國七雄能力目標以豐富的歷史故事,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寬思路教育目標引導學生為國家的興亡增強毅力發奮學習重點、難點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七雄并立策略和方法學科滲透語文(成語)教學媒體投影教學程序教學內容 板書  春秋戰國的紛爭 . 強調; 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一 春秋爭霸-----相繼稱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諸侯爭霸的實質(目的) a政治上:號令諸侯 b經濟上:迫使各國向霸主貢賦 2著名霸主:   a齊桓公首先稱霸(任用管仲為相)   b晉文公稱霸   c楚莊王稱霸   d吳越稱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 戰國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歷史上的戰國時期。  1三家分晉(韓、趙、魏)  2戰國七雄:韓、趙、魏、楚、燕、齊、秦  3主要戰役: a桂陵之戰 b馬陵之戰 c長平之戰 小結,強化訓練: 1本課內容     2鞏固練習1教師活動 2課前導學:學生預習,熟悉課文有關的成語:  退避三舍 臥薪嘗膽、 紙上談兵 老馬識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導討論  你認為那個成語給你的感受最深? 補充課外知識管鮑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問:晉國爭霸戰爭著名的戰役是什么?(分析) 5學生補充成語: 圍魏救趙、增灶減灶、 介紹: 孫臏與龐涓; 廉頗藺相如; 趙括與白起。 6組織討論  戰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歷史發展的趨勢又是怎樣?  學生活動 閱讀課文及補充成語 回憶:西周滅亡和東周開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課文中的成語 2齊桓公為什么先稱霸 要點:歸納 a自然條件 b雄厚實力 c高明手段 3學生講:成語故事  成濮之戰,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時件事魏國的原氣大傷? 5可考慮表演“紙上談兵”小話劇 6小結: 要求學生回答本課你學到那些知識批注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12

  活動目的:

  ①知識與能力: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爭霸戰爭中涌現出的杰出人物、著名戰役及相關的成語典故,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和興趣,拓寬、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

  ②過程與方法:借鑒電視節目《幸運52》和《正大綜藝》的作法,將涉及春秋戰國時期紛爭的有關歷史典故設計成問答闖關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參與、競爭、合作意識;學習、了解組織知識競賽等活動的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了解歷史人物、典故的過程中,感受、形成奮發圖強、競爭向上、自強不息、沉著機智的良好精神和品質。

  活動準備:

  ①教師在課前將活動方案告之學生,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以及相關的書籍、資料,盡可能多的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紛爭的有關歷史典故。

  ②布置學生自己合作設計一些成語表演競猜之類的互動型題目,如:兩人或三人一組,用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某一條成語,讓對方選手猜出成語內容并解釋出處。做好參與闖關的準備。

  ③教師也設計一些相關的搶答題和必答題。題目設計要注重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機結合,避免死板、干癟。有條件的學校可準備搶答器以確保競賽的公平有序。

  活動步驟:

  ①教師擔任主持人,將學生分為四組,每組推選3名選手。

  ②通過問答搶答形式先后選擇勝出的兩組選手上臺闖關,然后對每組選手設計3道必答題,答對一題記5分,提問完后淘汰分數較低的一組選手(若分數相同可再出一道搶答題分出勝負),再從剩余的兩組中以搶答的形式選擇新的一組選手上臺參與闖關,如此循環進行。

  ③當臺上選手回答問題錯誤時,可請臺下學生搶答,回答正確者給該組記3分。

  ④闖關題目由教師和學生分別設計。分數最高的一組為獲勝者。

  活動過程:

  教師:各位同學,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演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結果,少數民族犬戎進攻西周,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束。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并起,諸侯紛爭的局面。春秋戰國歷時500余年,其間戰爭此起彼伏,風云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軍營中的運籌帷幄,外交場合的謀略交鋒,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今天,我們就來個春秋戰國的歷史典故大闖關,大家來比一比誰對春秋戰國的典故知道得多,了解得廣。

  (將學生分為紅、黃、藍、白四組,每組推選出3名學生作為選手參加闖關,教師宣布闖關規則)

  教師:請聽第一道搶答題: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于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動兼并戰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請問春秋爭霸時打著“尊王攘夷”旗號,成為第一位霸主的是誰?(齊桓公)

  (請回答得最快、最正確的小組選手上臺,作為闖關者之一)

  教師:下面請其余三組選手聽第二道搶答題: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一個人的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但齊桓公上臺后,看重此人的才于,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于國富兵強,此人是誰?(管仲)

  (請回答正確、速度最快的小組選手上臺,作為闖關者之二)

  教師:好,現在參加第一輪闖關的兩組選手已經產生。接下來,每組選手需要回答三道必答題,答對一題記5分,答錯記0分。必答題提問完后,分數較低的一組選手將被暫時淘汰,我將從臺下的兩組中以搶答的形式選擇勝者再上臺參加闖關。臺上選手未能正確回答的必答題,我將交給臺下的同學搶答,搶答正確的同學,你將會為你所在的組贏得3分。

  (教師向臺上兩組選手分別提出3道必答題。)

  a組:你們要回答的3道題都與晉國有關:

  第一題:晉文公是春秋時期的另一位霸主,奠定其霸主地位的決定性戰役是哪一次?(城濮之戰)

  第二題:成語“退避三舍”就源于城濮之戰,你能說說“退避三舍”的由來嗎?

  第三題:晉國發展到戰國初年,以國君為首的舊貴族日益衰落,最后晉國被新興地主階級集團一分為三,請問:晉國被分成了哪三個國家?(韓、趙、魏)

  b組:第一題:楚莊王是春秋時期的又一位霸主,相傳成語“一鳴驚人”就與他有關,你能說說“一鳴驚人”的由來嗎?

  第二題:據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并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你知道楚莊王此舉的用意是什么嗎?(鼎象征王權,莊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

  第三題:春秋末年,南方的吳、越也加入了爭霸戰爭,吳王夫差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受盡屈辱,立志雪恥,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滅掉吳國。后人把越王勾踐發憤圖強,立志報仇的情況發揮成一個成語,即:(臥薪嘗膽)

  在兩組選手回答必答題過程中,凡答錯的題目交給臺下學生搶答,并按規則計分。兩組必答題回答完畢后,按分數多少淘汰分數較低的一組選手下臺。若兩組分數相同,可再加一道搶答題決出勝負。)

  教師:第一輪闖關已經結束,請臺下的兩組選手聽題,勝利者將上臺與擂主較一高低。請聽搶答題:這道題叫做“是真是假”。下面的三個選項中,有真有假,請你判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a.大家都聽說過姜太公(姜子牙)釣魚的故事。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地,所以,齊桓公姓姜。

  b.戰國時,齊國的新興地主集團──田氏奪取了齊國王位,史稱“田氏代齊”。

  c.齊國的都城邯鄲是當時中國的大城市,成語“車水馬龍”、“摩肩接踵”、“揮汗如雨”就是當時邯鄲繁華的寫照。(真:a、b。假:c,應為臨淄。)

  (請選擇正確的小組選手上臺)

  教師:好,第二輪闖關的選手已經產生,請臺上的兩組選手聽題。

  (教師向臺上兩組選手分別提出3道必答題)

  a組:第一題:這是一道連線題,請選手將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之間連線:

  管仲         紙上談兵

  孫臏         老馬識途

  廉頗         圍魏救趙

  趙括         負荊請罪

  第二題:請b組選手表演成語,然后要求a組選手猜成語內容并解釋其出處。如:b組一名同學背負一根樹枝,對另一名同學作道歉狀。(負荊請罪)

  第三題: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打開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這一故事成為哪一條成語的典故?(圖窮匕見)

  b組:第一題:連線題,請選手將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之間連線:

  趙武靈王       胡服騎射

  信陵君         完壁歸趙

  藺相如         竊符救趙

  孫 武          三令五申

  第二題:請a組選手表演成語,然后要求b組選手猜成語內容并解釋其出處。如:a組兩名同學面對面站立,一名同學向后倒退三步,每退一步就喊一聲“30里”。(退避三舍)

  第三題: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復無常的成語。這個成語是:(朝秦暮楚)

  (按照前面第一輪闖關的步驟,淘汰得分較低的小組選手下臺,以搶答題選拔新的小組選手上臺參與新一輪闖關。如此循環,視活動課的時間長短決定闖關的輪次,最后宣布得分最高的小組為獲勝者,并給予適當獎勵。)

  教師:通過今天的活動,大家來說一說,你對其中的哪些歷史人物或歷史典故印象最深?為什么?談談你的體會。

  學生天地:

  學生在課前準備時,有選擇地閱讀以下書籍書:《上下五千年》、《春秋史治》、《戰國史治》、《成語故事大全》、《成語典故源流故事賞析辭書》。或上網瀏覽中學歷史教學網和中華人物網──春秋戰國

  背景資料:

  與活動相關的成語典故: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么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后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臥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并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喂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后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并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后來終于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后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三令五申:孫武流寓于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后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哄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后,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采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里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春秋戰國的紛爭 篇13

  第7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識:

  請復習小導師引導學生回顧舊知識。教師作評價。

  二、導入新課:

  播放flash動畫:《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導入新課。

  〖屏幕顯示〗組織學生討論:

  1.這個片子講述的是什么故事?(烽火戲諸侯)

  2.這個故事與我們小時候講的一個什么故事相似?(狼來了)

  3.他們的騙局導致了什么后果?

  自食其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烽火戲諸侯和狼來了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講誠信。

  西周滅亡后,東周開始。東周又分春秋戰國時期。〖屏幕顯示〗

  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繼 (前770~前476年)

  1.著名霸主:

  【師】同學們,關于春秋五霸,你知道些什么?

  【生】(踴躍發言)

  【師】歸納: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種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越王勾踐、吳王夫差。本課需要我們識記掌握的主要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

  2.齊桓公首霸原因

  【師】請同學們互相討論一下,齊桓公為什么能首先稱霸?

  【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以齊桓公的身份)。

  【師】歸納: 〖屏幕顯示〗

  ① 優越條件-------背山面海,資源豐富,山海漁鹽,經濟富裕

  【師】齊國發展生產有哪些有利的環境資源條件?(背山面海,資源豐富)

  【師】如何把這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改造、開發、利用)

  【師】要實現這個轉化過程,最需要什么?(人才)

  【師】齊國是否重用人才?重用什么人?(管仲)

  ② 雄厚實力-------管仲改革,富國強兵

  ③ 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師】管仲,是齊桓公首霸的關鍵人物.齊國的改革主要是由他負責實施的. 〖屏幕顯示〗

  【師】何謂 “尊王攘夷”?“尊王攘夷”有什么高明之處? (指導學生閱讀“尊王攘夷”的注解。)

  【生】答略

  【師】借“尊王”之名,行“爭霸”之實,對外擴張。

  〖過渡〗齊桓公稱霸為諸侯國所矚目,一些大的諸侯國競相效仿,其中較典型的是晉楚爭霸。

  3.晉楚爭霸——問鼎中原

  【師】在晉楚爭霸中最著名的戰役是什么?

  【生】城濮之戰              〖屏幕顯示〗

  【師】對!這場戰役中有一個著名的成語故事?

  【生】退避三舍!

  【師】“城濮之戰”后,進入晉國稱霸的時代,晉楚爭霸持續了很長時間,到了楚莊王時期,打敗了晉國,楚莊王取而代之,做了中原霸主。

  【師】春秋未年,江南吳越兩國也加入了爭霸戰爭。在吳越爭霸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臥薪嘗膽)

  【師】哪一個同學能否講述一下這個故事?

  由一個學生手持自制卡片“臥薪嘗膽”介紹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

  啟發學生: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

  〖過渡〗從剛才的學習和思考中,同學們了解了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等霸業的過程和不同方式。現在請同學們談一談,他們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你能得出個人事業成功的秘訣和國家走向富強的啟示嗎?

  組織學生合作討論:富國強兵的關鍵所在

  【生】展開討論,自由發言。

  歸納:國強要革新,國立須治業,國興靠人才,人才是興國的關鍵。所以,作為一名學生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學好文化知識,掌握本領,為中華之崛起而發奮讀書。

  〖過渡〗

  經過春秋近三百年的爭霸戰爭,大部分小國被兼并,周王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幾乎被遺忘,大國對峙的局面形成。這樣的諸侯國主要有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國家,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二、戰國七雄——七雄并立 (前475~前221年)

  1.戰國的形成:

  【師】⑴ 以故事形式講述,韓趙魏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幻燈片展示)

  ⑵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央(幻燈片展示)

  2.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師】指導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相關小字部分,了解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知道孫臏所起的作用。

  【師】與長平之戰有關的成語是什么?(紙上談兵)

  接下來,我們請同學們來表演一下“紙上談兵”小話劇(角色有趙括、趙括之母、廉頗、旁白——由教師用卡片展示人物角色)

  旁白:長平之戰,趙王聽信謠言,撤下廉頗,而換上趙括

  廉頗(語重心長):秦軍現在士氣正盛,銳不可擋。我軍應當以守為主,耗其士氣,以期其自退。

  趙括:大敵當前豈能不打?你是老了,我可不能辱沒了我將門虎子的名聲。

  趙母(擔憂):孩兒,你空有腹中的萬卷兵書,而無實戰經驗,紙上談兵是萬萬不可的。你要聽廉頗老將的話才是。

  趙括(不以為然):他只是膽小如鼠之輩而已,母親,你放心,我一定不辱沒趙王使命,全軍出擊,攻破強敵。

  趙母(無奈):哎……趙國亡矣!

  廉頗(連連搖頭)

  學生自己反思“紙上談兵”的歷史教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做事不能眼高手低;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等。

  同學們的這場表演非常精彩,在這場戰役中,趙國四十多萬人被坑殺。這場戰役是戰國時期最殘酷的戰役之一。此后趙國力量嚴重削弱。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的進攻。

  【師】同學們學習春秋戰國一課后,能否用兩個字來概括這一段歷史時期最顯著的特點?

  【生】戰爭

  【師】戰爭給整個社會和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

  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辯論,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觀點。

  【師】總結:任何問題我們都應該全面看待。戰爭的確造成了很多的破壞,但同時它也加快統一的步伐,促進了民族融合,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過程。

  三、小結:

  學生齊聲朗讀歌謠,并抄下來:(幻燈片展示)

  春秋五霸齊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齊楚秦燕趙魏韓,桂陵馬陵孫臏謀。長平之戰秦稱雄,封建社會始形成。

  教師指出: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戰火紛飛,色彩斑斕的年代。從政治歷史的角度看,它展示了眾多國家的外交手段、軍事謀略、政治較量、社會變遷而形成的縱橫交錯的立體網。從文史的角度看,則眾多成語典故的出處。同時春秋戰國時期又是我國古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它既是我國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又是中國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那么,有秦國在戰國末期長平之戰后,獨占鰲頭,擺出了咄咄逼人、無敵于天下的架勢,是笑得最后的國家。但是不是笑得最好,要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四、課堂作業:

  1.以下史實與齊桓公無關的是(  )

  a、任用管仲為相    b、以“尊王攘夷”為旗號  

  c、與楚國爭霸         d、首先稱霸

  2.下列戰役中,不屬于戰國時期的有(  )

  a、圍魏救趙  b、馬陵之戰  c、城濮之戰  d、長平之戰

  3.東周分為     和     時期,分別是我國     社會的瓦解時期和     社會的形成時期。

  4.公元前7世紀后期       大戰后,     成為中原的霸主。百余年后,       _____________又成為中原霸主。

  5.公元前260年,      之間發生了空前激烈的     之戰。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    的進攻。

  6.列舉春秋時期的三位霸主和戰國七雄

  板書設計:

  春秋(前776-前476年):五霸 四公一王

  東周

  戰國(前475-前221年):七雄 齊楚秦燕趙魏韓

  五、課后作業:

  1.請學生用本課出現或涉及的成語串起來,寫一篇春秋戰國的故事(約500字左右)

春秋戰國的紛爭(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第8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第8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春秋的爭霸戰爭和戰國七雄能力目標以豐富的歷史故事,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寬思路教育目標引導學生為國家的興亡增強毅力發奮學習重點、難點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七雄并立策略和方法學科滲...

  • 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案例點擊春秋戰國

    活動目的:①知識與能力: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爭霸戰爭中涌現出的杰出人物、著名戰役及相關的成語典故,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和興趣,拓寬、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

  •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導學案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知道春秋戰國的歷史分期;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2、通過學習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的史實,認識到國強要革新,國立靠治業,國興靠人才的道理。...

  • 第7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第7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設計】一、復習舊知識:請復習小導師引導學生回顧舊知識。教師作評價。二、導入新課:播放flash動畫:《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導入新課。...

  • 第7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第7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學習目標】:1、說出東周分為哪兩個歷史時期,了解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兼并戰爭情況。2、比較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戰爭所體現的不同特征,培養學生在比較中認識歷史的能力。...

  • 春秋戰國的紛爭教案

    示例2 課名春秋戰國的紛爭課型新授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春秋的爭霸戰爭和戰國七雄能力目標以豐富的歷史故事,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寬思路教育目標引導學生為國家的興亡增強毅力發奮學習重點、難點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七雄...

  • 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

    【教學設計思路】1、指導學生快速跳讀課文,對課文零散的信息進行整合,然后自己歸納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培養對歷史零散知識的整合和綜合概括能力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學習目標】1、春秋五霸(∨)2、戰國七雄(∨)【知識梳理】一、春秋爭霸1、西周滅亡后,公元前770年, 東遷洛陽,史稱“東周”。東周分為 和 兩個時期。2、春秋爭霸中著名的霸主有 、 、 等。...

  •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教案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教案【教學設計思路】1、指導學生快速跳讀課文,對課文零散的信息進行整合,然后自己歸納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培養對歷史零散知識的整合和綜合概括能力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 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案

    七年級歷史教學案設計:張萍 審核: 班級: 姓名:課 題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目標1、說出東周分為哪兩個歷史時期,了解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兼并戰爭情況。...

  • 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設計-

    第一范文本課課件課標要求知道春秋爭霸和戰國七雄的史實。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東周概念的內涵及春秋戰國的歷史分期。列舉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名稱。知道齊桓公爭霸、晉楚爭霸及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 七年級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 av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嫩模被啪的呻吟不断 | 国产成人福利网站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 爱爱视频在线观看 | 男生天堂精品2020在线 | 日本a级在线播放 | 草草網站影院白絲內射 | 影音先锋狠狠操 | 你懂的在线国产 |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京东热 | 5252aⅴhaose我爱久久 | 青青草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视频一区 | 精品区在线| 国产酒店自拍 | 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 | 九一免费版网 | 国产一级特黄aa大片出来精子 | 熟女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 999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2区 | 欧美最猛性XXXXX潮喷 | 开心色av| 国产精品福利视频萌白酱 |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国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依依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国产在线最新 | 久久中文字幕美谷朱里演员表 |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视频 |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 久草资源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的久久的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伦理 | 2018高清国产日本一道国产 | 在线观看黄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