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中國歷史-《燦爛的青銅文明》教學設計
教師應強調當第一大組同學回答問題時,第二大組同學邊看書,邊思考第一大組問題。同理,當第二大組同學解答第二大組問題時,第一大組同學要思考解答第二大組問題。
學生看書5分鐘,每一小組討論2分鐘。
學生紛紛舉手,第一大組1、2兩小題很快答出。教師對表現好的小組不失時機進行表揚。
教師在學生回答好2小題時,及時引導學生得出青銅文明一脈相承,具有延續性的特點。
學生從前面司母戊鼎的介紹很容易得出特點一。學生講解說明四羊方尊圖片,教師稍作引導,不難歸納出特點二。教師分層次展示圖片并讓學生看課文中的西周燒炭火的青銅器,引導學生得出特點之三。呈現圖片要求速度適中。圖片呈現后及時關閉窗口。學生在引導下很容易得出特點之四。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概括。屏幕一一打出農業和畜牧業發展的表現。
教師在學生判斷的基礎上及時總結 :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不僅僅表現在青銅制造業的興盛上,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共同形成了這一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
時間控制為8分鐘,控制好場面。為表演順利完成,打出同學們編的臺詞、場景說明,以便學生表演時參照。。
學生背上貼一“馬”字,紙條撕成帶狀為“絲”。學生表演時加入表情和動作。
教師及時點評同學們的表演。
教師引導同學描述奴隸的悲慘生活。
學生討論3分鐘。
教師在學生討論回答后及時總結。
教師總結時,用多媒體演示出本課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