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燦爛的青銅文明案例走近青銅時代
活動目的:
通過本課探究活動使學生了解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其代表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培養學生的初步審美、鑒賞能力、想像力、動手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樹立“科技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的觀念。
活動準備:
學生:1.帶學生參觀陶瓷廠,回家用橡皮泥捏出一個常見的現代生活用具
2.預習課文
3.查找有關青銅器資料
教師:1.準備青銅器相關資料,擴充學生視野
2.組織學生參觀陶瓷廠活動步驟:
第一步:小游戲:猜猜看,引導學生分析青銅器皿的實用性
第二步:以四羊方尊為例,引導學生欣賞青銅器的精美工藝
第三步:以司母戊鼎為例,講解青銅器制作
第四步:總結活動過程:
教師檢查學生在課前準備的小制作品,問:“你們通過參觀活動有哪些印象?”
學生甲:“精美實用。”
學生乙:“省時省工。”
學生丙:“質量好,產量大,科技含量高。”
教師問:“那你們誰知道,在三、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是用什么材料制造這些生活用具呢?”
學生答:“青銅。”
教師:“不錯。可你們知道青銅是一種什么材料嗎?”讓學生閱讀所發資料。學生閱讀完畢后,教師說:“你們知道當時青銅可以制造出哪些器具嗎?”
學生答出鼎、角、尊等。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不錯。下面,我們分4個小組做一個游戲:猜猜看。猜一猜老師所給圖片中的青銅器,它的實用性是什么?”
分組完畢后。教師在屏幕上分別打出:鼎、尊、鬲(lì)、簋(guǐ)、爵、角、觚(gū)、觶(zhī)、卣(yǒu)、盉(hé)、壺、匜(yí)、盂、盨(xǔ)、甗(yǎn)、斝(jiǎ)、罍(léi)、盤(pán)等圖片讓學生搶答。在搶答過程中,幫助學生完善答案:鼎→烹飪器,尊→盛酒器,鬲→烹飪器,簋→盛飯器,爵→飲酒器,角→飲酒器,觚→盛酒器,觶→盛酒器,卣→盛酒器,盉→斟酒器,壺→盛酒器,匜→注水器,盂→盛水器,盨→盛飯器,甗→蒸飯器,斝→溫酒器,罍→盛酒器,盤→盛水器。然后指出青銅不僅僅用于制造生活用具,還廣泛用于禮器、樂器、兵器、農具和工具,分布于社會各方面。
活動結束。
教師:“大家剛才在游戲中欣賞了許多精美的青銅器。你們知道最精美的是什么嗎?”
學生答:“四羊方尊。”
教師:“對。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四羊方尊,請同學們分四人一組討論:它究竟美在何處?”
學生甲:“四頭羊分掛四方,比較勻稱。”
學生乙:“整個銅器有很多雕刻、繪畫放在一起,井然而不雜亂,并且起到了裝飾作用,顯得更加好看。”
學生丙:“紋飾與雕刻結合自然,協調完美。”……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小結,彌補不足。如:蟠纏的龍與靜坐的羊在一起,寓動于靜;整個器皿,各種圖案交織一起,協調完美,造型雄奇等。
教師:“我們在前面已了解了有關青銅器的類型、用途、審美等知識,那你們想知道,青銅器是如何制造的嗎?”讓學生閱讀所發材料,并做計算題。
學生閱讀后,教師:“通過閱讀,你們第一感受是什么?”
學生甲:“太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