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發達國家 美國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尤其是吸納了世界各地的高素質人才。”王恩說。
“美國的文化具有多樣性,吸收了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優秀文化。”付樂天又補充了。
胡強也坐不住了,說:“美國的發展,靠的是猶太人的口袋和中國的腦袋!華人在美國的高科技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胡強同學知識面很廣。
何思怡又站了起來:“我們組剛才向大家展示了美國資源的消耗量,因此我認為,美國的發展跟資源的利用有關。”盡管她不知道有何關系,但同學們對她的回答表示贊同。
……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后來,索性討論開了!
時間過得真快!離下課還有五分鐘了,李老師只得做了個暫停的動作,說:“其實促使美國生產力發達的原因很多,我們還要歷史地看問題,從美國的發展歷程去尋找答案,我們今后的歷史與社會課還會專門介紹。”
我們怎么辦?
平時沉默寡言的李想示意想說幾句。得到允許后說:“面對著如此發達的一個國家,那么,作為我們中國人,我們該怎么辦呢?”
高枝磊同學舉手了,老師示意他發表意見。他說:“我在我們的班級網頁上做了一個論壇,其中有一個主題是討論我們如何向美國學習,請同學們去灌水!”
輕松一刻:
何思佳同學又站起來了,“我們組還為大家精心準備了一點小故事。我請李夢菲同學為大家講講好嗎?”
《動畫片巨匠》,呵呵,原來是介紹迪斯尼的。
在李夢菲同學的故事聲中,鈴聲響了。
課后反思:
李老師收到的兩個問題:
1、 在強調以學生自主學習的今天,教師的作用如何體現?比如在您所設計的《美國》一課中,教師除了為學生的活動創設情景和提供方便之外,教師還能做什么?
2、 您所設計的課是建立在多數學生有電腦、能上網的基礎上。假如您的學生沒有這些便利,您將如何上這節課呢?也能介紹一下嗎?
李老師的回答:
1、確實在教育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到底以前所說的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哪里?教師應扮演怎么樣的角色?在課堂中的定位是什么?這些正是我們正在考慮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事實上,在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策劃者、參與者、主持人或是聽眾……,在每堂課中,我們所擔任的角色是不同的。而在每個班級中,又因為學生的不同使課堂設計也有所不同,教師的角色和作用也會相應發生變化。所以我認為我們首先應當從講臺上走下來,走到學生當中,這不是地位的下降,而是,這是學生發展的需要。長此以往,自然會真正贏得學生,贏得教育的成功。
2、在這堂課中,其實由于我的特殊身份——既是計算機教師,也是歷史與社會教師。這也就造成了這堂課的特殊性。因此從課的本身設計來說并不具有普遍意義。但是,我這個案例,實際是在嘗試一種教育理念,即與其它綜合課程的整合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嘗試自主合作的學習樂趣、體驗成功。事實上,每所學校、每個教師、每個學生都千差萬別,雖然方法不能用,但是也許理念可鑒。因此,在沒有硬件條件的情況下,也許會通過其它途徑讓學合作、主動參與。以學生其它方面的興趣為切入點,嘗試與比如美術、音樂勞技等課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