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師指導]同學們,對于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意義,我們只記住課本上“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一句并理解即可。
[教師過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以后,各地的共產黨人也領導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根據地。到1930年夏,全國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是全國最大的一塊根據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下面我們來看具體內容。
[板書]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下面的關于全國各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情況,看時請結合地圖,建立起空間概念,加深印象。
[投影顯示]
(一)中央革根據地。1928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紅五軍主力進入井岡山。1929年1月,敵軍圍剿井岡山,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剿。紅四軍前委決定由毛澤東、朱德、陳毅率紅四軍主力向贛南主動出擊,到1930年,建立了贛南、閩西根據地,有17個縣建立了縣級革命政權,后來這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
(二)湘贛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由彭德懷、黃公略、滕代遠等人領導建立,以紅五軍、紅八軍為主,后合編為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到1930年。建立了十幾個縣的蘇維埃政權。
(三)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由方志敏、邵式平領導創立。紅十軍為主力、方志敏任贛東北革命委員會主席。后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
(四)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由鄂東北、豫東南和皖西根據地合并而成。1930年3月,中共鄂豫皖邊區特委成立,5月份,形成了鄂豫皖根據地。主力為紅四軍,主要領導人有徐向前等人。
(五)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由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領導創建,紅二軍團為主力,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治委員。
(六)廣西左右江根據地。由鄧小平、張云逸等在白色起義后創建而成,主力紅七軍。張云逸任軍長,鄧小平任政委。
除此以外,還有海陸豐、瓊崖等地都建立起了共產黨的武裝。到1930年夏天,全國已有大小十幾塊根據地。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為燎原之勢。
(附圖)
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
[教師總結]1927年冬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逐漸走上了以農民為主力,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這里需特別強調的是毛澤東的關于“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有力地指導了各個根據地的建設。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終于在1930年夏天發展成為燎原之勢。
[布置作業]
1.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事件是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八七會議
答案:a
2.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權是在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文家市決策 d.三灣改編
答案:d
3.井岡山會師后,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的是
a.毛澤東 b.朱德 c.陳毅 d.彭德懷
答案:b
4.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中央革命根據地
c.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d.閩浙贛革命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