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案例點擊春秋戰國
教師:好,現在參加第一輪闖關的兩組選手已經產生。接下來,每組選手需要回答三道必答題,答對一題記5分,答錯記0分。必答題提問完后,分數較低的一組選手將被暫時淘汰,我將從臺下的兩組中以搶答的形式選擇勝者再上臺參加闖關。臺上選手未能正確回答的必答題,我將交給臺下的同學搶答,搶答正確的同學,你將會為你所在的組贏得3分。
(教師向臺上兩組選手分別提出3道必答題。)
a組:你們要回答的3道題都與晉國有關:
第一題:晉文公是春秋時期的另一位霸主,奠定其霸主地位的決定性戰役是哪一次?(城濮之戰)
第二題:成語“退避三舍”就源于城濮之戰,你能說說“退避三舍”的由來嗎?
第三題:晉國發展到戰國初年,以國君為首的舊貴族日益衰落,最后晉國被新興地主階級集團一分為三,請問:晉國被分成了哪三個國家?(韓、趙、魏)
b組:第一題:楚莊王是春秋時期的又一位霸主,相傳成語“一鳴驚人”就與他有關,你能說說“一鳴驚人”的由來嗎?
第二題:據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并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你知道楚莊王此舉的用意是什么嗎?(鼎象征王權,莊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
第三題:春秋末年,南方的吳、越也加入了爭霸戰爭,吳王夫差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受盡屈辱,立志雪恥,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滅掉吳國。后人把越王勾踐發憤圖強,立志報仇的情況發揮成一個成語,即:(臥薪嘗膽)
在兩組選手回答必答題過程中,凡答錯的題目交給臺下學生搶答,并按規則計分。兩組必答題回答完畢后,按分數多少淘汰分數較低的一組選手下臺。若兩組分數相同,可再加一道搶答題決出勝負。)
教師:第一輪闖關已經結束,請臺下的兩組選手聽題,勝利者將上臺與擂主較一高低。請聽搶答題:這道題叫做“是真是假”。下面的三個選項中,有真有假,請你判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a.大家都聽說過姜太公(姜子牙)釣魚的故事。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地,所以,齊桓公姓姜。
b.戰國時,齊國的新興地主集團──田氏奪取了齊國王位,史稱“田氏代齊”。
c.齊國的都城邯鄲是當時中國的大城市,成語“車水馬龍”、“摩肩接踵”、“揮汗如雨”就是當時邯鄲繁華的寫照。(真:a、b。假:c,應為臨淄。)
(請選擇正確的小組選手上臺)
教師:好,第二輪闖關的選手已經產生,請臺上的兩組選手聽題。
(教師向臺上兩組選手分別提出3道必答題)
a組:第一題:這是一道連線題,請選手將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之間連線:
管仲 紙上談兵
孫臏 老馬識途
廉頗 圍魏救趙
趙括 負荊請罪
第二題:請b組選手表演成語,然后要求a組選手猜成語內容并解釋其出處。如:b組一名同學背負一根樹枝,對另一名同學作道歉狀。(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