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教學設計
課題 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教學目標
1.說明呼吸作用的過程。闡明有機物對于生物體的重要作用。
2.通過檢測植物周圍氣體成分是否改變,引導學生嘗試設計實驗,探究有機物分解時需要氧、產生二氧化碳、釋放能量,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技能,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指導,交流,引導,設疑評價,鼓勵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同綠色植物在制造有機物方面對于生物圈的重要意義。
重點 綠色植物在制造有機物方面對于生物圈的重要意義
呼吸作用的過程以及呼吸作用實驗的設計與分析
難點 呼吸作用的過程以及呼吸作用實驗的設計與分析
教學策略 教法選擇 啟發學生,引導,幫助學生分組
學法引導 學生課前準備:學生分為六組,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植物的器官一種,設計實驗,探究有機物分解時需要氧、產生二氧化碳、釋放能量。同時,做好實驗的觀察和記錄。查找常見的蔬菜和水果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的資料。
教具媒體組合應用 多媒體,實物展臺
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教學器材:實驗所需儀器和材料。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各若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學習內容
教學設計
1.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2.有機物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實驗一:有機物分解時釋放能量。
實驗二:有機物分解是釋放二氧化碳。
實驗三:有機物分解時需要氧參與。
3.呼吸作用過程
4.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學生匯報所調查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營養物質,觀察細胞的主要成分,知道植物各器官和各細胞中都含有有機物。
2.一組:干黃豆種子和萌發的黃豆種子。
二組:活的豆角和死豆角。
三組:去掉葉的活蒿子桿和死蒿子桿。
四組:活菠菜葉和死菠菜葉。
五組:活康乃馨花和死康乃馨花。
六組:死胡蘿卜和活的胡蘿卜。
每組的實驗材料分別于課前兩天放到暖水瓶中,記錄溫度。上課時觀察記錄溫度。匯報記錄的溫度。
一組的干黃豆種子改換煮熟的種子。每組的實驗材料分別于課前兩天放到廣口瓶中,換上雙孔瓶塞,放到黑暗中。上課時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瓶中的氣體。觀察記錄現象。匯報記錄的現象。
一組的干黃豆種子改換煮熟的種子。每組的實驗材料分別于課前兩天放到廣口瓶中,放到溫暖的地方。上課時分別把點燃的蠟燭放到每組的廣口瓶中,觀察記錄現象。匯報記錄的現象。
3.學生觀察課件,并根據三個實驗的現象,通過分析和歸納,概括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并用公式表示呼吸作用。明確植物體的所有器官都進行呼吸作用。
4.觀察課件,思考并推論出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對于生物圈的重要意義。概括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演示課件:蔬菜和水果等不同植物器官的營養成分。演示細胞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主要成分。
2.教師指導學生分組觀察各組的實驗裝置,記錄溫度。演示表一,各組邊匯報溫度,教師邊填入表一。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記錄,得出結論。
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各組的實驗現象,演示表二,各組邊匯報現象,教師邊填入表二。引導學生分析記錄,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