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教學設計
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各組的實驗現象,演示表三,各組邊匯報現象,教師邊填入表三。引導學生分析記錄,得出結論。
3.演示課件:以活的生物為背景,示生物體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以及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引導學生根據三個實驗的現象,概括和歸納,得出結論。
4. 演示課件:示食物鏈中有機物以及能量的傳遞,啟發學生分這些生物體內,有機物的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與綠色植物體內是一樣的,都是通過細胞的呼吸作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 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二、 有機物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實驗一:有機物分解時釋放能量。
實驗二:有機物分解時釋放二氧化碳。
實驗三:有機物分解時需要氧參與。
三、 呼吸作用過程
四、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五、 課堂鞏固
六、 課后實踐 學生匯報所調查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如黃豆、大白菜、黃瓜、胡蘿卜、黃花菜和甘蔗等。主要分析有機物如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
觀察細胞的主要成分:
細胞壁---纖維素
細胞膜---蛋白質和脂類
細胞核---dna
思考、得出結論:植物各器官和各細胞中都含有有機物。可見,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自身。
學生實驗:每組的實驗材料分別于課前兩天放到暖水瓶中,記錄溫度。上課時觀察再記錄溫度。匯報記錄的溫度。
學生思考問題,得出:種子萌發時,它所含有的有機物發生了分解,釋放出了能量用于種子萌發,還有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而活著的植物器官,所含的有機物發生了分解。
供給其生命活動需要,也有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植物進行呼吸,使植物周圍的o2減少, co2增多。
學生實驗:一組的干黃豆種子改換煮熟的種子。每組的實驗材料分別于課前兩天放到廣口瓶中,換上雙孔瓶塞,放到黑暗中。上課時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瓶中的氣體。觀察記錄現象。匯報記錄的現象。
學生演示:人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
學生思考回答:種子萌發時和活著的植物進行生命活動時都放出二氧化碳。
因為光合作用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影響實驗效果。
學生實驗三:一組的干黃豆種子改換煮熟的種子。每組的實驗材料分別于課前兩天放到廣口瓶中,放到溫暖的地方。上課時分別把點燃的蠟燭放到每組的廣口瓶中,觀察記錄現象。匯報記錄的現象。
學生思考、得出:燃燒的蠟燭放進瓶里,火焰立刻熄滅了,這是因為瓶里缺少氧氣。氧氣有助燃的作用。
學生觀察課件,并根據三個實驗的現象,明確植物體的所有器官都進行呼吸作用。通過分析和歸納,概括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并用公式表示呼吸作用
有機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學生思考說出呼吸作用發生在線粒體內。
學生觀察課件,思考并推論出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對于生物圈的重要意義。概括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除了為自己所用之外,還通過食物鏈,進入其他生物體內,參與構建其他生物體,并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在這些生物體內,有機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與綠色植物體內是一樣的,都是通過細胞的呼吸作用。也就是說,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回答:環境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強弱有影響。一般地,環境溫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強。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