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綜合檢測與評價
風光。你是現實的回聲,是夢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觀天地和斑斕的理想世界奇異的交匯。1.比較第①②兩段中加粗的“彩色”和“色彩”的意思,能否將兩詞的位置互換?為什么?(2分) 2.第③段中加粗的“風光”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3.說說你對第①段中畫線句子的理解。(2分) 4.第②③段中也有與第①段畫線部分相同作用的話,請在文中用橫線畫出來。(2分) (三)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它們認得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巴金《繁星》)1.在上文的橫線上補三句話。(3分)2.在一般人的眼中,繁星是靜止的,無生命的,而作者筆下的繁星是怎樣的呢?作者為什么這樣寫繁星?請說出你的理解。(3分) 3.文中加粗的“模糊”一詞換成“閉上”好不好,為什么?試說出理由。(2分) 4.說說最后一句話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3分。提示:可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來思考) (四)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1.三節詩之間在內容上有什么樣的內在聯系?(3分) 2.“芽兒”“花兒”“果兒”的排列順序暗指什么過程?(3分) (五) 零碎的詩句,是學海中的一點浪花罷;然而他們是光明閃爍的,繁星般嵌在心靈的天空里。(冰心《繁星》)1.冰心在詩中寫“繁星”與巴金在散文中寫“繁星”的目的各是什么?(3分) 2.詩句中加粗的“嵌”能否換成“懸”,為什么?(3分) (六)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兒把小艇都弄翻了。奧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頭拼命想維持秩序,但整個人群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幾秒鐘前大家還在酣睡,驀地,立時立刻,就要喪命,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1.這兩段分別寫了什么樣的場面?分別表現了乘客和船長什么樣的精神面貌?(3分) 2.聯系上面的文字,說說你對“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這句話的理解。(3分) (七) 假如我變了一朵“金色花”,只為了好玩,長在那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風中搖擺,又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母親,你會認識我嗎?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的香氣,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影子嗎?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泰戈爾《新月集·金色花》) 1.這首詩中敘述的事情都是詩人用兒童的心理想像出來的,詩中表明內容是想像出來的詞和句子有哪些?請抄寫在下面。(4分)詞: 句子: 2.“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講這話時會有哪些心理活動?請你說說自己的理解。(3分) 3.詩中想像了哪些事?這些事又表現了“孩子”怎樣的特點?(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