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1)
教學步驟:
一、播放“配有畫面的課文朗讀”課件,引導提示學生熟悉故事情節。
1學生對照課文,看讀畫面。
2顯示問題,啟思求知,加深理解。
①從道理上講,騙子總是可憎的,被騙的人總是被人同情的。而皇帝和大臣們被騙子欺騙了,你是不是對他們寄予同情,為什么?
②皇帝、大臣們、騎士、百姓們都在說假話,目的不完全相同,說說他們各自說假話的目的。
③哪些語句最能表現皇帝的愚蠢、虛偽?在書上勾畫出來。
(學生討論后交流看法。此環節旨在幫助學生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作品內涵)。
二、編演劇本,加深理解
要求:10人一組,自愿結合,分配角色,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揣摩人物的神態語氣,自制道具,在課后演練熟悉,準備在課上演出;從每一組中評選“最佳角色”,全班組結一個最優表演組;與學校文藝隊聯系,適時適地搞一次演出活動,請更多的老師、學生、家長參與評價。
(此項活動旨在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和豐富校園生活。)
三、思議并重,啟迪智慧
在笑聲中觀看和演出了課本劇《皇帝的新裝》,相信你定會感受多多。查閱有關背景資料,將自己對那個時代的真切感受和參與這次學習活動的切身體驗用飽含感情的筆寫出來,課下交流。(此環節旨在培養學生查閱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善于思考歸納的能力。)
四、課外拓展,閱讀積累
查找資料,閱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進一步體悟童話的迷人色彩及現實意義。
【資料整合平臺】
文學家魯兵寫的續篇:
“一次,‘我’在睡夢中接到安徒生發來的電報,電文是《皇帝的新裝》最后一節——游行結束了,皇帝氣得要發瘋,捉拿了騙子進行絕密審訊。騙子說不該治他們的罪,因為‘沒有相信謊話的皇帝,也就沒有騙人的我們’。還說:‘壞就壞在說皇上實在沒穿衣服的人,該把他們抓來治罪才是。’于是皇上下令追查,因為所有的老百姓都說了,不好辦,又下令追查第一個說這話的人,這樣就抓到了那個小孩。小孩承認了自己所說的話。可是,怎么判罪呀?皇帝翻遍了所有的法典,找不出一個恰當的罪名。他一惱,沖口而出:‘那么多人說假話,誰叫你說真話來?你犯的就是說真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