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1)
5眼前的這一幅幅畫面會激起你怎樣的情感呢?仔細想一想,在下一次朗讀時把這種情感帶進去,你就會達到“聲情并茂”的朗讀境界了。好了,讓我們調勻呼吸,開始朗讀吧!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
《天上的街市》借想象世界的美好來反襯人間的黑暗,從而寄托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其實在中國文化中,“天”是一個很有意蘊的文化現象。在教這課時我們不妨帶領孩子們闖一闖這片“天”,探究一下傳統文化中人們對“天”的崇拜原因、情感寄托,同時也是一個極好的鍛煉學生想象力的機會。因此可以設計一節名為“問天”的語文實踐活動課。
教學步驟:
1.課前分好小組,分配好任務,任務是:
①從不同的歷史時期即原始社會、封建社會、現代中國、當代中國確定一位文學家,從他的作品中選出一段關于“天”的想象文字,并思考一下他的這種想象寄托著他怎樣的情感。提示:如“原始社會”可選《山海經》中“女媧補天”的故事;封建社會有很多,如《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一節;“現代中國”就以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為代表;“當代中國”更多,可從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中選取。要充分發揮每個同學的特長,爭取和別的小組找的材料不一樣。
②根據材料創編文章。小組同學分別扮演不同時期的文學家,跨越時空,編演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上相遇的故事。
③課前檢查學生們的準備情況,確定四至五個小組在全班展示。
2.學生優秀文章展示,所有小組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另外安排作文課完成作文:以“太空的故事”為話題,自擬題目,運用想象作文。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①《宇宙里有些什么》(見原人教版教材,文章略)。教學建議:和本文對比閱讀。一為詩歌,一為科技小品文;一為想象世界,一為科學世界;一為表現對理想生活的向往,一為傳播科學知識;語言風格一清新雅致,一平實嚴謹。宜在比較中抓住對“銀河”的想象和介紹,引導學生體會想象的作用,理解主題,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探究宇宙、觀察星空。可介紹朱長超的《月亮上的足跡》課外閱讀。
②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文章略)。教學建議:和本詩比較閱讀。一為詩人的詩,一為領袖的詞。兩者都有想象:前者想象星空,后者想象月宮;前者表現了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后者表現了對為理想而獻身的先烈的頌揚;語言風格一為低吟淺唱,一為豪放雄渾。宜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風格和韻味。(此材料取自余映潮老師的教例)(新疆/梁吳芬)
七顆鉆石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
在教學設計中,抓住讓學生感悟愛心的神奇力量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兩個重點,以自學、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為主,教師適當點撥,使學生的心靈得到一次洗禮、思維得到碰撞而產生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