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教案4份
七、總結存儲,體驗拓展
1、總結存儲:“煩惱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接踵而至,不管我們小小的心田是否能承載得了這樣的困惑。因為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承受,都要經歷這樣的日子。” 我們不能為煩惱而煩惱,而要把煩惱變成前進中的動力。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2、體驗拓展:
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煩惱形象化,比如說:
①我的煩惱是鞋子中的一個沙粒,它雖然很小,卻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礙。
②我的煩惱就象夏天的驕陽,熾熱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陰影里,等等。
③煩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彩。
說明:這樣的設計,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對“寫”的能力的訓練。雖然我強調用一定的形式,但是因為學生個體的差異,他們所表述的方式也應該是色彩紛呈的。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修辭方法的運用,無形中會增添語言的美感。
3、課外延伸:
請把你遇到過的煩惱列個清單,選擇自己最苦惱的一件事或幾件事,仔細作些分析,與同學們交流一下,然后寫一篇作文,記下自己成長的煩惱或快樂。
附:綜合性學習 成長的煩惱表格
表格一:我能解決的煩惱 ,解決方法 ,我的感受
表格二:使我困惑的煩惱 ,采訪對象 時間、地點 ,采訪問題設置 ,采訪摘要 ,被采訪者評價 (評價參考:口齒是否清楚,問題是否明確,應對是否巧妙,內容是否有中心,禮貌用語……),自我感受(采訪的感受、所得的啟發)
教學后記:這節課的設計,我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人翁地位,把“說”和“寫”作為教學的支點,對學生進行梯級的語言和寫作的訓練,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1、教學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成長的煩惱
2、活動目標設定:
認知目標:(1)大膽言說自己成長中的煩惱。
(2)與別人交談努力做到口齒清楚,態度大方,話語通順完整,
能準確地表情達意,說話不要帶口頭禪,不重復。
能力目標:(1)通過了解成人對成長時期煩惱的認識,審視自己的所謂煩惱,
重新評價自我,也要為朋友、同學排憂解難。
(2)寫作要圍繞中心,有主題。寫自己要能寫出獨特的認識,寫
別人要注意本人的審視和評論,幫朋友解憂要注意語言的針對
性。
情感目標: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煩惱,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
3、活動步驟:
步驟一:
“每一棵樹的枝葉都是它的問題,但也是一棵樹的全部。”——(《讀者》2002年第13期《有問題是因為活著》)
教師組織學生在教室里布置一棵煩惱樹,讓每個學生將自己成長中的煩惱有
選擇性地書寫下來,然后制作成樹葉,主動貼到煩惱樹上。
『此步驟是讓學生清理自己的煩惱,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列出曾經有的或正在有的煩惱,這樣才有可能消除那些煩惱。有些學生對自己的煩惱可能有所保留,不敢直言:或不愿意說,或不好意思說,或只說那些不關痛癢的等等。教師應鼓勵他們,讓他們放下包袱,因為總是把煩惱埋在自己心里,不僅會影響學習,影響情緒,天長日久還會影響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對于那些特別內向的學生,可以強調在將自己的煩惱貼到煩惱樹上時,可以署上自己的名字,也可以不署名字,目的是要讓全體學生都成為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同時又保持他們在活動中的主體性和個別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