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研討:
明確:表現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過程。
“遙聞深巷中犬吠……眾妙畢備”,寫聲音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動地表現了一個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其中“遙聞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寫深夜的寂靜氛圍以及一家四口陸續醒來后的各種聲音;“當是時……眾妙畢備”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語勢,合寫五種聲音,猶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靜夜的喧鬧氣氛。
表現從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夫齁聲起……婦夢中咳嗽”,寫聲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聞余聲,表現了一家人由醒復睡的情形。“齁聲起”,寫丈夫由醒到睡;“漸拍漸止”,寫出拍兒聲由大到小的變化,給人一種輕慢的聲感,說明婦人和小兒正慢慢入睡;“微聞”的“微”字,表示聲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聲,盆器傾側聲,婦人夢中咳嗽聲,都很輕微,襯托了深夜寂靜的氛圍。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寫響聲大作,由少而多;“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不能名其一處也”,寫聲音百千齊作,應有盡有。逼真地表現了發生在這個家庭附近的一場大火災的情形。先用三個“……大呼”、一個“……齊哭”,繼之以三個“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齊作”“又夾百千……”等句,寫發現火情、火勢漫延和人救火的情景;“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以及兩組相同的句式“雖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處也”,總寫火場的聲音之多之雜。極力渲染火場的緊張氣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緊急,火勢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亂,猶如置身于救火現場。
幻燈片展示
1.表現一家人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過程。
a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b、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聞余聲。
2.表現從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a、響聲大作,由少而多。
b、百千齊作,應有盡有。
3.小結過渡
描寫口技藝人的表演,直接表現其高超技藝,這是正面描寫;另一方面描寫聽眾的反應和對極簡單的道具的交代,又有什么作用呢?
五、質疑探究
幻燈片展示
(1)文中多次描寫聽眾的反應,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2)文中前后兩次把極簡單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這對文章的結構和表現口技表演者的技藝有什么作用?
探討明確:
在描寫表演過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寫口技藝人的表演,后寫聽眾的反應,從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機地聯系起來,以聽眾的反應為烘托,從側面表現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課文首尾兩次清楚地交代了極簡單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發聲,而僅僅是靠一張嘴發聲,突出其技藝在“口”,也是從側面表現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運用側面描寫表現這場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藝,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歸結本文寫作特色:
(1)以時間為序,敘述條理,行文波瀾起伏。
(2)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表現主題。
(3)文字簡練生動。
七、綜合訓練
學以致用,下面我們也來聽一段口技表演,試著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一段話。
播放視頻,學生欣賞并作小練筆。
戲曲大舞臺
一、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中國戲曲這種傳統藝術,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文化的感情,提高藝術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