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二、前提診測(多媒體顯示):
(1)注音
顰蹙(pín cù) 粲然(càn) 嗔視(chēn) 叱咤(chì zhà)風云妥帖(tiē)
盡態極研(yán) 雛(chú)鳳 花鬘(mán) 斗藪(sǒu)渾身解(xiè)數褶裙(zhě)
(2)釋義
本色當行: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解數:舊指武術的架勢,泛指手段、本事。
叱咤風云:形容威力極大。
靜穆:安靜莊嚴。
盡態極妍:使儀態和麗質最充分地顯示出來。
驚鴻:驚飛的鴻雁,形容美人體態輕盈。
顰蹙:皺著眉頭,形容憂愁的樣子。
妥貼:恰當;十分合適。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出示自學指導一: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描寫印度舞蹈特點的語句,并用一個精辟的詞語或句子概括印度舞蹈的特點。看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特點的。(5分鐘后看誰完成得好)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學生展示自學成果。
教師歸結:如“深深地低頭合掌”“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婉轉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咤風云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帖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等。
卡拉瑪姐妹表演的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印度舞蹈,展示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可以用飛動的“美”概括。
卡拉瑪姐妹是以身體、神態、服飾來表現的:(1)光艷:秀麗的面龐;能說出萬千種話的一對長眉,一雙眼睛。女性的嫵媚不僅表現在美麗的五官,更多地表現在眉目之間。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2)曼舞:長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細步——從“輕云般慢移”到“旋風般疾轉”。(3)神韻:卡拉瑪姐妹以神采飛揚的舞姿傳神地表現了“離合悲歡”。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閡,讓人心靈相通。
四、美點追蹤品析語言。
1.出示自學指導二:
這篇文章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來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批注自己喜歡的語句(段)。(5分鐘后比一比誰談得具體、深刻)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先在學習小組內交流。
4.學生交流自學成果。
學生批注的精彩句段可能有:
13段用生動優美的詞語如“光艷”“秀麗”寫出卡拉瑪姐妹形體的美;
16段從衣飾方面寫出舞蹈的美,如“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疾風般旋轉”;
17段運用一組排比句,寫出了卡拉瑪姐妹神態的多變,舞姿的優美,舞藝的精妙;
18段從形體方面的美來寫舞蹈的特點。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
五、活動與探究
冰心的《觀舞記》和劉成章的《安塞腰鼓》都是寫舞的,試比較兩篇文章所表現的舞蹈風格有什么不同?
明確:《安塞腰鼓》主要表現陽剛之美,《觀舞記》主要表現陰柔之美。
六、課堂小結(學生小結)
冰心《觀舞記》的引領,使我們的身心一次次沐浴在飛動的藝術熏陶中,充滿喜悅。愿植根于民族沃土中的文藝長葆芳馨,因為生活是豐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