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七、課堂練習(多媒體顯示):
①她端凝地站立著。
②笛子______起,小鼓______起,歌聲______起,卡拉瑪開始舞蹈了。
③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zhé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④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___________;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___________;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宛轉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___________;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nì妥帖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像濕婆天一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
1.根據文中拼音寫出漢字。
(1)zhé( )裙 (2)細nì( )
2.解釋文中加粗詞語。
(1)顰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叱咤風云: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渾身解數: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段中的空格處,依次填入相應的動詞。
4.把“叱咤風云的盛怒、無邊的喜樂、無限的哀愁”三個短語恰當地填入第④段空白處。
5.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也有類似第②段“離合悲歡”的詞句,寫出這兩句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主要用了______修辭,選文還運用______修辭,請寫出例句:_______________。
7.為什么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參考答案:6.排比 比喻 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7.在她舞蹈過程中,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講說印度古代優美的詩歌故事。
六、布置作業 以“假如”為開頭,充分發揮想象力,寫一段話。
20 口技
林嗣環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口技及作者的相關文學常識。
3.翻譯課文第一段,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翻譯課文第一段,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解題:口技簡介
口技,它屬雜技的一種,是我國很早就在民間流行的一種由演員運用口腔發聲來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早在春秋時期,就曾經演繹過“雞鳴狗盜”的故事,所謂的雞鳴其實就是口技的一種表現。現在中央電視臺有個“曲苑雜談”的欄目,里面就經常有人模擬各種各樣的聲音
2.作者、作品簡介
林嗣環,字鐵崖,清朝福建晉江人,順治年間進士。著有《鐵崖文集》等。《口技》原為他的《秋聲詩》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畫聲”(善于繪聲繪色地描寫生活),說明《秋聲詩》也是“善畫聲”的詩作。
二,展示目標(幻燈片):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口技及作者的相關文學常識。
3.翻譯課文第一段,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出示自學指導:(幻燈片)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在文中畫出生字詞語,結合書下注釋、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并將字音批注到書上,同時注意朗讀停頓,自己解決不了的內容做上標記。
(10分鐘后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2.學生自學。
3.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研討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