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第四單元復習教學案(蘇教版七年級下)
c.因為……所以 雖然……卻 d.盡管……但是 如果……就
7.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能否刪去?為什么?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松樹金龜子有音樂天賦,連雌蟲也一樣能唱歌。雄蟲是不是靠唱歌來召喚、引誘異性呢?是不是雌蟲也用歌聲來呼應雄蟲的歌聲呢?在通常的情況下,雙雙快樂地生活在松樹枝頭,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對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沒有聽到它們在樹上一唱一和,也沒有聽到它們在鐵絲網里對唱。我無法作證。
金龜子發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蟲的腹部一伸一縮,腹部的最后一節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產生了聲音。在腹節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發聲器官。就是拿放大鏡仔細看也看不到用來發音的細條紋,兩個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
你把食指浸濕,按在玻璃板上來回摩擦,發出的聲音跟金龜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發出的音跟金龜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樣了。如能掌握一定的節奏,那就跟金龜子的歌唱沒有區別了。金龜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縮的軟軟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見金龜子的發音原理非常簡單。
1.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對這個猜想沒有作出結論,這表現了他怎樣的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樹金龜子的發聲原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的前三句,內容上是遞進的。可是第二句里說的“一模一樣”和第三句里說的“沒有區別”是同一個意思,并沒有體現遞進關系。對這一點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什么能把金龜子發聲的原理說得通俗易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后,天空突然下了一陣不算小的雨.夾帶著風,一下子就把我窗前的那些盆花,淋得面目全非。泥水從花盆里向外溢,使鋪著花磚的走廊.濺上了許多,也使原來十分清潔的小園子,立刻呈現出一幅骯臟不堪的樣子。
我提了一桶水.正想沖洗一下走廊。突然.在靠墻的地方.我發現了一只蜘蛛,它挺著鼓鼓的肚皮.正十分吃力地、從污染著泥水的地面上朝著干燥的地方爬。看到蜘蛛,我本能地有一種厭惡的感覺.便抬起腳來,想把它踩死。
我之所以討厭蜘蛛,是因為無論在什么地方,它都會張起網來捕捉小蟲。 在窗欞上.在屋檐下,甚至于屋里的吊燈上面.大蜘蛛張著大的網.小蜘蛛張著小的網,蛛網上掛著小蟲的殘骸。無捻是怎樣整潔的房子,一有了蛛網.就會令人生厭,令人覺得這個屋子里的主人不勤于打掃。可是那些蛛網,常常在頭一天清除,第二天又出現了;它們是那樣勤于和人纏斗.好象永遠都除不掉,打不散似的。因此,每當我拿了掃帚,或是竹竿,清理隱藏在角落里的蛛網時,總是生氣地想把它們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