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巨人貝多芬》20
音樂巨人貝多芬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貝多芬的生平經歷及著名作品。
2.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及情感。
(二)能力目標
1.學習抓住要點進行精讀。
2.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引導學生聆聽音樂家發自靈魂深處的聲音(人格魅力)。
2.在熏陶感染中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及情感。
2.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學難點
1.學習抓住要點進行精讀。
2.在熏陶感染中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問:你從交響曲中聽到了什么?(樂曲奏出了與命運抗爭的最強音)
貝多芬的耳疾起于28歲的時候(1798年),自此至57歲(1827年)逝世,其間二十余年時光全是聾疾為祟的時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卻在這時期產生。站在演奏臺上聽不見聽眾掌聲的時候,他仍是繼續作曲,終于作出了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而擱筆,所以,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只在于他是一個音樂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極度苦悶并將他的音樂融入與命運的不屈抗爭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當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擊著你的心扉時,你也許想起了貝多芬。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貝多芬的心靈,看看耳聾后的貝多芬,這個被稱為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樣的形象?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
1.生字詞
厭惡 深邃 門檻 下頦 重荷 躊躇 磐石 徒勞雜亂無章 惹人注目 凝重
2.理清思路
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情?文章的思路是怎樣的?
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下樓并開始和客人交談——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后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按照訪問的順序,首先從貝多芬日常生活的見證人——女傭的角度交代了貝多芬的基本情況和目前的精神狀態。接著,以一個初次拜訪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現了貝多芬的形象。最后,以談話的方式讓貝多芬自己袒露他的內心世界。以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表逐步深入到內心世界,表現了他獨特的氣質和堅強的個性。
三、研讀課文,理解貝多芬的內心世界
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能觸動心弦的句子,用筆劃來。四人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義,然后全班討論明確,教師適時點撥或補充。
“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
一般人都認為他不可理喻,很可怕。
“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里發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
音樂是心靈的顫動,樂器演奏出的是演奏者的心聲。他強調是“我心里發出的”表明他極度的孤獨和無人企及的心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