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巨人貝多芬》20
按說只有在個別的情況下,鉛中毒會導致耳聾。蒯秘書長說鉛中毒可以解釋貝多芬的耳聾是因為他的神經因此受到傷害。但國外研究人員還不能確定鉛中毒是否引起了貝多芬的失聰。
■暴躁的大師
貝多芬一直被人描寫成:情緒變化富有戲劇性,起伏不定。蒯秘書長說鉛中毒可以解釋他的這種特征。貝多芬行為乖戾、脾氣暴躁的原因是因為鉛中毒破壞了他身體的生理代謝功能,從而引起他的煩躁不安。
身為sanjose州立大學貝多芬研究中心主任的莫瑞斯說:“貝多芬的朋友們都說貝多芬脾氣暴躁,也就是說如果你去拜訪貝多芬,你從來無法預測結果會怎樣。”他的長頭發經常蓬亂著,臉上也臟兮兮的,經常會與侍者發生口角。
■鉛中毒是怎樣發生的
蒯秘書長說以前的鉛字印刷、某些地方的飲用水、食物中,當然貝多芬演奏用的樂器中都可能蘊含鉛。芝加哥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員說有一個可能是因為貝多芬曾在含有礦物質的水中游泳并因此誤飲了池中的水。
貝多芬死于肺炎和由此引起的腹痛并發癥。蒯秘書長說,這是鉛中毒的一般癥狀。蒯秘書長還說,貝多芬曾長期受到周身疼痛的困擾,那是因為鉛中毒使他的骨骼受到破壞。
據說,當貝多芬的遺體躺在他維也納的寓所被送葬者瞻仰時,許多人拿走了他的頭發。貝多芬研究中心的創建人布瑞廉說貝多芬被埋葬時實際已成了禿子。布瑞廉和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外科醫生阿爾弗蕾多古瓦拉于1994年花7300美元從倫敦拍賣會上購得貝多芬的頭發,總共582根,從 8厘米 到 15厘米 不等,均為灰色,也有兩根是棕色。
(《北京青年報》 -11-8 )
在聲音的世界里
王蒙
我至今忘記不了孩提時代聽到過的算命瞎子吹奏的笛聲。寒冷的冬夜,蕭瑟的生活,一聲無依無靠的笛子,嗚咽抖顫,如泣如訴,表達著人生的艱難困苦、孤獨凄清,輕回低轉,聽之淚下。不知道這算不算我這一生的第一節音樂課。
我慢慢知道,聲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無影無蹤,無體積無重量無定形,卻又入耳牽心,移神動性,說不言之言,達意外之意,無為而無不有。我喜歡聽雨,小雨聲使我感覺溫柔、靜穆、和平,而又纏綿、彌漫、無盡。中雨聲使我感到活潑、跳蕩、滋潤,似乎這聲音能帶來某種新的轉機、新的希望。大雨聲使我壯懷激烈,威嚴和恐怖呼喚著豪情。而突然的風聲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緊在一起,風聲雨聲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憂思中而又躍躍欲試。
我學著唱歌,所有的動人的歌曲似乎都帶有一點感傷。即使是進行曲、諧謔曲,當這個歌曲被你學會,裝進你的頭腦,當一切都時過境遷的時候,記憶中的進行曲不是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溫柔嗎?即使是最激越、最歡快的歌曲,一個人唱起來,不也有點寂寞嗎?一個真正的強者,一個真正激越著和歡快著的人,未必會唱很多的歌。一個財源茂盛的大事求必會去寫企業家的報告文學。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大約不會去做特型演員演革命領袖。一個與自己的心上人過著團圓美滿的夫妻生活。
天長地久不分離、人丁興旺、子孫滿堂的人,大概也不會去譜寫吟唱小夜曲。
莫非,藝術是屬于弱者、失敗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