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友情伴我同行 學案
第一框 播種友情教師寄語:缺乏真正的友情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朋友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學習目標:1、學習態度價值觀:懂得生活離不開朋友,人生離不開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交友觀。2、能力:克服閉鎖心理,積極與朋友、同學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3、知識: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的現象和危害,懂得同學友情在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學習重點:生活需要友情學習難點:慎交友學習過程:一、讀材料 談想法 1、《中國青年報》曾就中學生在擇友、交友方面做過專門調查,在“你有知心朋友嗎”這一欄的回答中,2500多名中學生,72%的同學非常肯定的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許多同學認為,只有擁有朋友和友情的生活才是快樂美好的,有的同學甚至認為班上大多數同學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28%回答自己沒有知心朋友的同學,也并不是不想有朋友,而主要是因為個性有缺陷和接觸時間短等方面的緣故,暫時沒有找到。想一想:如果你被調查,會怎樣回答?議一議:從這份調查中,能悟出什么道理?2、王強、李明和張宇,是班上出了名的“鐵三角學習小組”,他們的個性愛好差異很大,但學習上他們卻形影不離,經常在一起討論學習中的問題,他們在學習中增進了友情,友情有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王強英語非常好,是班上的英語狀元,但數學特別差,碰到難題就頭疼,而李明卻是班上的數學王子,李明就主動幫助王強,慢慢的王強也開始對數學感興趣了。而張宇的優勢是他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問題和學習的方法,各科成績都比較好,但缺乏一種堅強的意志力,但這恰恰是王強的長處,他有一種永不服輸的“牛勁”。就是在這種相互幫助、相互促進下,三位好朋友共同進步,共同發展。想一想:在學習上,自己曾得到過好朋友的哪些幫助?說一說:通過上述同學的實例,你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3、想一想自己最知心的好朋友是: 他曾經給你的最大的幫助是:結合教材“為困難同學募捐”、“不能讓一個同學掉隊”議一議:同學間的友情對你還有什么重要作用?二、拓展交流:讀材料“鄧稼先和楊振寧的故事”,是什么讓他們雙雙進入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行列?三、情境感悟交流:中學生兵兵的父親犯盜竊罪被判處重刑,母親因此而一病不起,兵兵內心受到極大打擊,既自卑又傷心,變得不愿與老師、同學交往,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缺乏自信,成績直線下降,同學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主動接近他,跟他聊天,約他一起打球、爬上,還幫他補課,幫他料理家務,使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滿滿的振作了起來。說一說:遭遇不幸后,兵兵是一種什么心理表現?它有什么危害?想一想:兵兵是怎樣開始振作起來的?議一議:這則材料說明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起了一種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