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在公共生活中
重點:掌握文明交往的技巧
難點:掌握文明交往的技巧
二、學生分析
對于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講禮貌、懂禮儀還是能夠做到的,甚至有許多學生已經做的很好,但在交往中講究技巧,我認為這對現在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可以說這一課時內容的設計應該是對學生更高一層的要求。如果僅僅以一節課達到這樣一個目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人際交往的技巧。
三、簡單教學設計
(一)情境假設
老師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課,可認真聽課的你突然發現老師出現了錯誤,你會怎樣糾正老師的錯誤。
生甲:大聲在下面喊:“老師你錯了”
生乙:舉手指出老師錯了。
生丙:下課后,單獨向老師指出。
……
學生設想這幾種不同做法的結果:
大聲喊----老師可能會生氣
舉手指出----老師會羞赧
單獨指出-----老師會欣然接受、改正。
……
由學生判斷哪種結果是最好的,從而得出結論:文明交往不僅要講究禮儀,還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二)學生活動“你來我往”
每位同學出一道與禮儀有關的行為訓練題,考考班中的其也同學,回答問題最好的同學(由幾位學生做裁判,評出回答的最好的學生)可以將自己設計的問題反問提問的學。教師對學生的活動適當總結并引導學生發掘同學答案中所包含的各種禮儀。
(三)學生暢談生活中的各種人際交往技巧
教師向學生介紹一些對學生有實用性的交往禮儀。(見附錄資料)
(四)播放歌曲:請到天涯海角來。在一種親切、和諧的氛圍中結束新課。(見附錄資料)
第五課時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內容:對學校的環境衛生進行調查。
組織形式與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分成五個小組,分別對教室、辦公室、寢室、食堂、校園的環境衛生進行調查。每個小組再根據自己活動的范圍,設計自己的行動計劃、行動建議。活動總結及成果展示:調查活動按計劃完成后,教師指導學生把調查過程中的資料、結果歸納整理。
利用一節課的時間組織各組同學展示各組活動成果并進行交流,若發現,可行性建議可向有關領導推廣。
活動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態度、表現、合作精神等方面。
評價方法:學生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注:在活動中,教師扮演指揮家的角色指導學生進行調查、研究而不是包辦代替。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領悟、體驗公共生活中的規則,講究禮儀、禮貌、規則的重要性并進而養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
附錄:
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我曾看到一位老人的一首詩,你稱贊:寬容是蔚藍的大海,納百川而清澈明凈;寬容是高闊的天空,懷天下而不記仇恨怨憤;寬容是燦爛的陽光,送你甘霖送你和風;寬容是延續生活,生命的輝煌也只有閃爍的一瞬;寬容大度才能超越局限的自身,一語寬容,雨露繽紛,一生寬容,心系乾坤。學會寬容會加珍惜友情親情,因為當你苦過、累過、笑過、哭過,讓人傷害過,讓人寬容過,這時的你,把人世間的一切看透了,所以你才明白人生如戲,再認真其實不過是匆匆的幾十年,當你走過的橋比別人路多時,你才領悟到:人活著,沒有必要事事認真,為雞毛蒜皮的事去計較,生活讓老人學會了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