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侵害,保護自己
導入 新課:
中新網鄭州
據大河報報道,以雷某為首的4人犯罪團伙都是未成年人。
雷某很順利地將純嫣挾持到杜曲鎮(zhèn)某村一空院內。接著,雷某又約來另外3名同伙,一番密謀后,首先向純嫣的父親打了電話,要求其迅速拿出15萬元。之后,幾人慘無人道地多次輪奸了純嫣。次日,4人殘忍地勒死了純嫣,將其丟入糞坑。
提問:這個案例帶給你什么樣的思索?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在加強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同時,青少年自己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因為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只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必要條件(外因條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還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內因條件),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板書)
(一)提高警惕(板書)
前面提到的例子說明,面對不法侵害,如果我們警惕性不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就會使自己遭受損失,陷入困境,甚至有生命危險。
學生表演:自己設定情景,表現壞人各種各樣的騙術,提醒學生遇到此種情況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二)用智慧保護自己(板書)
學生討論:遇到攔截敲詐怎么辦?遇到搶奪怎么辦?女生遇到人身侵害怎么辦?
演示視頻:《攔截敲詐》、《搶奪》、《人身侵害》,教給學生一些好的方法。
小組活動:設想日常生活中還有可能遇到的侵害,設計巧妙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三)用法律保護自己(板書)
視頻:《被扣的自行車》
學生思考:他靠什么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你的身邊有過類似的事例嗎?
總結出:青少年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要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學生小結。
教案點評:
運用真實的案例或模擬情景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氛圍中再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深化學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