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追尋高雅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指導追求高雅情趣的途徑和方法包括培養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正確對待好奇與從眾,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提升情趣等,增強自己自覺追求高雅情趣的能力。
2、 知道好奇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知道盲目從眾的不利影響,培養學生辯證的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正確分析問題,能力得到鍛煉。
3、 知道豐富的文化生活有哪些,培養自己自覺發展各種興趣愛好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用案例教學法,用實例分析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條件。
2、 采用心理實驗的方式和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幫助學生認識到盲目從眾的不利影響,使學生全面認識好奇心的好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樂觀的態度;正確認識和把握好奇心和從眾心理,培養高雅情趣,摒棄庸俗情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過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學中難點及突破
1、“培養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和“豐富的文化生活”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因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少經歷過挫折,不知道愁為何味,就像溫室里的花朵,遇到一點困難就發愁,就退縮,在培養高雅生活情趣的過程中很難持之以恒,對樂觀、幽默的學問往往是說得比做得好,所以需要重點來講。同時,學生對“文化生活”的理解容易簡單的理解為學習書本知識或課堂學習,在本課中也應該作為重點來講。
2、如何正確全面地認識和把握好奇心和從眾心理,使本課時的教學難點。本課在呈現著兩方面的問題時由于受培養高雅情趣的大前提的限制,對這兩種心理現象的分析不夠全面,只是從培養途徑的角度略加展;而學生應年齡經驗等因素,他們對人對事缺乏評價和鑒別能力,缺乏主見,容易出現盲目從眾現象,所以引導學生有選擇,不要盲目從眾。
教學方法
采用案例教學法、心理實驗活動法、討論等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
教學準備
訓練參加心理實驗的“假被試”
教學設計
那怎樣才能長一雙慧眼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做一個富有高雅情趣的人呢?
接下來將兩則故事
故事一:愛迪生失敗一千次的故事。故事二:德國詩人歌德的故事。
問:愛迪生、歌德有什么共同的性格特點呢?——樂觀幽默。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樂觀幽默的人。有一次一個人到朋友家做客,不慎把茶杯碰翻打碎他當時張皇失措,主人卻幽默地說:“這杯子真傻,見到你的胳膊也不知道躲一躲”。大家一笑而過避免了一場不愉快。這樣當事人會覺得心情愉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由此可見樂觀幽默是我們追尋高雅生活的第一秘訣,重要途徑。
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徑。 (板書)
有一個體操運動員,在參加運動會期間不幸從杠上摔下,造成胸部以下完全癱瘓。這個人是誰?——桑蘭。 介紹桑蘭的事例。
問:從桑蘭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桑蘭的事例告訴我們追尋高雅生活的一個秘訣是——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愛和激情,勇敢得面對生活,才能發現生活的情趣。如果說幽默讓我們看到一種蔑視困難的輕松態度,那么樂觀給我們的感覺則是一種正視困難的堅強。每個人都要有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