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珍惜無價的自尊教案
1、 將學生分成4組,每組各討論一個情景,找出解決問題的正確認識和多種方法。
2、 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小組的討論結果。一些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景,會令學生覺得非常的熟悉。學生可以在與同伴的討論中了解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他們來說比老師的說教印象應該更為深刻。活動小結:維護自尊不一定非得有漂亮華麗的服裝,也不一定非得有出眾的容貌,也不一定非得有顯赫的家庭財富和地位,維護自尊最重要的是勤學苦練,踏實工作,努力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多做貢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要注意維護自己的人格,又不要去做有損周圍同學人格的事,這樣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總之,青少年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心靈故事《小和尚和老禪師的故事》設問:在日常生活中,當沒有緣份的“對手”,出于內心的丑惡,在你背后說壞話做錯事時,此時你想伺機報復,還是寬容?當你親密無間的朋友,無意或有意做了令你傷心的事情,此時你想從此分手,還是豁達地接納他?
此外,自尊的人還要能夠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議論。學生思考,并可與同座分享心得。啟示:自尊的人要懂得寬容,要有一種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小故事當中往往蘊涵著一些大道理。以故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途徑。 教師明理(一)有時我們會很在意別人的議論和批評,認為傷害了自尊。其實,議論只能代表個別人的意見,未必正確。那么我們要怎樣對待別人的議論和批評呢?(1) 對待議論與批評,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 無關緊要的議論,忍讓一下就過去了。
合作討論
(二)閱讀課本15頁《陶行知校長的四顆糖》設問:這名學生犯了錯,為什么陶校長反而給他四塊糖?以小組形式討論,歸納四塊糖的意義。觀察別人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是一種學習。讓學生意識到尊重別人,往往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幫助。分析:陶校長是通過這種方式表示對學生的人格的尊重,促使學生能夠從心靈的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積極改正錯誤。教師明理(二)
組織學生討論第15頁的相關知識鏈接“蕭伯納與小姑娘”閱讀材料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自主學習(二)
設問:我們應該怎樣尊重他人呢?
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在課本上找到問題的答案。對于一些比較明確的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的答案,培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課堂總結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尊,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彼此尊重。只有彼此尊重,我們的人生才能彈奏出美妙的旋律。作業布置做《學習與評價》的第一課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相應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