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一框的教學設計
教師設問:可憐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說明了什么?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老師歸納:說明青蛙沒有正確認識自己,回答類似的內容也可。)
教師引導:同學們,你們認識自己嗎?平時我們的眼光審視的都是別人,今天讓我們來好好地認識自己。
引出課題: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自我新認識(板書)
把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以故事形式展現出來,比簡單說教更有說服力。通過故事講述,讓學生認識到要正確認識自己,更能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激發(fā)學習興趣。活動一:猜猜我是誰發(fā)給學生表格,讓學生填寫3~5句描寫自己的句子,描述自己的自畫像。 猜猜我是誰:(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寫出來) 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寫完后將表格收回,請學生代表隨機抽取,念出其中的句子。全班同學一起猜是誰寫的,并請學生簡單說出理由,看看該同學自己的描述是否準確。(教師引導學生) 教師總結:1、正確認識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板書) 通過對比分析,學生在表述理由時,引發(fā)思考,發(fā)現真正表述的自己,必須從外在和內在加以認識,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才是比較完整的自己。有利于正確認識自己。活動二:她美嗎?閱讀教材46頁的故事(一位漂亮姑娘上公交車不讓座給抱著嬰兒的農村婦女的故事)問題討論:a.如果你是這位姑娘,你會怎樣做?b.人的內在美與外在美有什么聯系嗎?c.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學到什么? 學生的討論:(展開四人小組討論,時間大約2分鐘,請小組代表回答) 教師引導:正如這個故事最后所說的,她仍以剛才的姿勢坐著,“我”卻再也不感到賞心悅目了。美應是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tǒng)一。教師總結:2、全面認識自己,既要認識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認識自己的內在素質。(板書) 通過閱讀故事,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問題討論,引導學生理解外在美與內在美是和諧統(tǒng)一,既要認識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認識自己的內在素質。活動三:認識真實的自己填寫表格,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我的優(yōu)點:1、________; 2、________。 我的不足:1、________; 2、________。方式: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在自己填寫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贊美同組成員的優(yōu)點;或者選擇真誠地提出同組成員的不足;也可以請同學幫自己找出優(yōu)點和不足。
要求:贊美優(yōu)點和提出不足都要真心、真誠,從幫助同學的角度出發(fā),不能冷嘲熱諷。 問題思考: a.填完表格之后有什么感受? b.對比過去和現在,你的優(yōu)點和不足有變化嗎? c.同學們的評價,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引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的外在形象與內在素質都有優(yōu)點和不足,重要的是既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 教師總結:3、全面認識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板書)通過填寫表格和同學的評價分析,引導學生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現在的優(yōu)點和不足,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活動四:改正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