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上冊第二單元導學案及答案
知識目標:知道青春的意義,把握青春的內涵;
能力目標:引導男女同學之間如何正常交往;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優良品質。
【重點、難點】男女同學如何正確交往
【自主學習】(充分預習課本,完成基礎知識填空)
1、基礎知識梳理
①、對于青春,我們充滿了 ,在與同學交往中, 是我們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
②、追求個性不一定要在裝扮上 ,真正的個性在于從 深處散發的 。
③、男女生正常交往有益我們 。
④、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蘊涵著 、 和 。
【合作探究】
2、思考:
①在青春期里,我們容易出現哪些認識上和行為上的誤區?我們該如何正確處理?
②男女同學應該怎樣正常交往?
【見諸行動】3、如何與父母相處?怎樣正確理解長大的含義?
【課堂檢測】新課標 第一 網
1、(明辨是非)追求穿著打扮標新立異是對追求個性的誤解。( )
2、(最佳選擇)對男女同學間的交往,正確的認識是 ( )
a.男女生之間可以進行交往,但如果有人說三道四就不交往了
b.男女生同座應劃清三八線,少接觸
c.不需要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男女同學之間的真摯友誼
d.男女同學之間要真誠相待,平等交往,互相尊重,互相幫助
3、(火眼金睛)(辨別以下觀點是否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真正的獨立是任何事情都由自己做主,大人完全不能干涉。
【拓展閱讀】每個人的四種年齡
(1) 實際年齡:指人們出生后的自然年齡。
(2) 生理年齡:指生理發育成長的年齡,與實際年齡不一定一致。
每個人所處的地理環境、營養條件等因素不同,因而造成生理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熱帶地區的人生理發育早,生理年齡大于實際年齡;寒帶地區或營養不良的人,生理發育延遲,生理年齡低于實際年齡。
(3) 心理年齡:指人的心理特征所表現的年齡特點,與實際年齡并不完全一致。
由于每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一樣,有的人超越本人所處的心理年齡階段,稱心理年齡提前或早熟;反之,則是心理發展遲緩。如果一個人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征,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4) 社會年齡:指一個人處世待人、適應社會能力的強弱。
由于每個人社會經歷不同,待人接物是有明顯區別的。有的人年齡不大,但處事老練,社會適應性很強,說明社會年齡大或成熟,反之則說明社會年齡小或幼稚。
課題:第四課 歡快的青春節拍 第三框(祝福青春)
班級 組別 姓名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