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學案
a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需要每個人有所創造
b要實現個人生命價值,就要對社會有所貢獻
c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對社會的貢獻也不同
d創造會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4、下列做法有助于實現人生價值的是( )
①主動為災區捐款 ②護送小同學過馬路
③幫助同學復習功課 ④勤奮學習,報效祖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5、遼寧省大連市長興小學的張雯同學是中國少年科學院的小院士,她從小就酷愛科學小制作,發明了“警用清爽型太陽傘”,這種傘既能遮陽,還能為工作在高溫下的民警叔叔送去清涼的風。張雯的事跡表明( )
① 青少年要從小熱愛科學,做科學的主人 ②只有天才才能成功
③只有發明創造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④ 張雯初步實現了她的人生價值
⑤青少年要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第三部分 材料分析題
武文斌:男,26歲,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
XX年5月12日,部隊接到緊急趕赴四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的命令,被連隊安排留后的武文斌主動請戰。部隊到達災區后,他和戰友們始終奮戰在第一線。他和戰友們翻越3座大山,走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鎮的12個村7816戶人家,把食品和飲用水及時送到受災群眾手中;搜救失事直升機,他不畏山高路險,一直在最前面探路,3次滾下山,幸被樹木攔住;災后安置重建,他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身上多處被劃傷。
6月14日,連隊在都江堰市勤儉小區受災群眾安置點卸活動房板材,武文斌和戰友們連續參與14車的卸貨任務。
6月17日傍晚,在受災群眾安置點勞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連隊70多名戰友一起,冒雨再次執行8車活動房板材的卸載任務。干完活后,連隊干部安排他歇息,但他卻又去幫助別的班排的戰友們卸車。21時許,武文斌因過度疲勞累倒在胥家鎮救災現場。雖連隊及時將他送到醫院救治,但終因肺部大出血搶救無效而犧牲。
“我們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對得起身上的這身軍裝。”武文斌對戰友們說。在他參與抗震救災的32個日子里,他總是找活干、搶活干,干完份內的事,就去幫著其他班排干,別人攔也攔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總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戰友們說,他的心里裝的全是災區群眾。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武文斌的頒獎詞: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⑴結合材料,說一說武文斌的生命價值是如何體現的。
⑵你打算怎樣向武文斌學習?
五、測試反饋,學習反思(虛心使人進步,加油!)
學習
任務
完成情況
想怎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