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教材在學生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一般方法之后安排了本節的內容,有助于學生集中學習在乘法中如何處理0的具體方法,為以后學習復雜的多位數乘法打下基礎。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一般方法,這節課的關鍵是讓學生處理好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難度不算大,但關鍵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其方法,并在計算時膽大心細。
二、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從中年級兒童的身心特點出發,利用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我設計了談奧運,談運動,計算福娃總數,這一數學活動的設計,有利于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并呈現相關問題,為下面深入探究新知提供一定的學習材料。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具體活動的材料和情境,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對數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識過程。在探索活動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地、簡單地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通過多看、多聽、多動手,使其主動地去獲取數學知識和方法,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積極主動地探索和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精神、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在“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先讓學生根據乘法算式的意義得出0×5=0、5×0=0。再通過想一想、同桌交流習題和師生舉例的活動來進行此類乘法的補充,從而發現其規律。整個環節努力通過讓學生思考交流加深對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結論。
本節課中例6“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教學(我將原例題中的508*3改成502*3,即進位改成不進位的,目的是想重點呈現0與一個數相乘得0,以及積的十位上的數的書寫),創設問題情境后,是讓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思考當因數中間有0時如何計算。在學生探索計算方法的活動中,我先請同學估一估,培養了學生估算的能力,接著,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教師信任孩子、鼓勵他們,將學習自主權留給了學生,學生也都能積極地投入到交流討論當中,在交流中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此基礎上,我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列豎式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學生的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動得出了筆算乘法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
教學時,為了更全面說明對“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中“0”的處理,也為了給學生創設問題產生的情境及討論的機會,在原有教材的列題上增加了一道題,筆算508*3=(需進位的)。另外,還增加了一組對比練習,即因數中間沒0 和因數中間有0的筆算乘法的對比練習,從而便于學生比較、討論,不管中間是否0,都要用這個一位數去乘多位數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乘0時,個位的積不滿十,十位上就要用0占位,這樣處理,有效的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加強練習,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鞏固練習環節,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鞏固新知,深化理解,延伸提高。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把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經歷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評價,促進學生有效認識自我
在教學中,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勝等心理特征,引導他們敢想敢說,給學生有充分發言的機會。從說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開始,到說題意,說過程,說思路,說算理,說收獲。同時,安排多說的活動還能促進學生表達、計算、分析、思維等能力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師,要重視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重視他們的情感,以欣賞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適時給予激勵和肯定。所有這些,都能讓學生獲得積極、成功的體驗,通過評價激勵,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獲得自信,掌握知識,把“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三、反思教學過程,有以下幾點:
1、在教學“因數中間有0的筆算”過程中,我著重引導學生探索筆算的方法,通過讓學生動手嘗試、討論交流、比較分析等明確計算的順序、計算的法則,似乎算理部分強調的不足,只在個位相乘不進位積的十位要寫0時、以及辨析題時用到了算理來說明,我想如果在探索筆算方法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多滲透算理效果會更好。
2、關于鞏固練習中兩組對比筆算練習設計的問題。在研討會上齊老師說:“關于練習題的設計是否重復的問題,有待方敏老師自己思考”。的確,我想了很多。在本堂教學中,設計了這兩組對比筆算練習,目的是再現筆算,利用比較、分析深化算理。但課后,細細思考,這部分練習確實有些重復,一堂課中鞏固練習的設計必須注意層次性、開放性和綜合性,確保練習的有效設計為有效教學服務。
在本班進行教學時,我將這兩組對比練習改成:填填下表
217
202
809
20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