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
四.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
從教師教學方面分析,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做以下闡述:
學生自主學習的數學教學目標的確立,要以尊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為前提。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類型、范圍、水平、速度等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學就是要促進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只能規定學生在知識發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給學生留有足夠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現狀和潛能,自定發展目標,自定發展速度。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教學大綱、教材、教師規定了學生學習的全部內容,學生絲毫沒有選擇的余地。其原因在于人們對課程的一種片面理解。事實上,課程應是兩個方面的統一。這兩個方面是:做為一種“做”的課程--操作性課程或具體課程,即“內容”;做為一種“在”的課程--目標性課程或抽象課程,即“經驗”。[9]在現行的教育中,一般只強調前者,學生就只是學習教學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內容,忽視后者,忽視學生個體在各種活動中的硬性知識,忽視個人的經歷對學生自身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實際上,后者才能真正體現自主學習中學生在內容上的選擇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所接受的信息還包括大量課堂交往中的行為信息和課堂氣氛中的情感信息,學生觀察學習、模仿學習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自主判斷和自主選擇。
對于自主學習的數學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立足于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教的方法要更多地尊重學生個體的學習方法,教師教更多地表現為指導、幫助、促進,因為不同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有其獨特性,因人而異。說到底,學生的自主學習,關鍵是一個方法與策略的問題。
自主學習中的課堂交往與交流,應呈現多邊多向互動性。自主學習的課堂,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尊重學生的習慣或經歷,接納學生的差異甚至錯誤,必須保證學生質問、提問的隨機性與充分性,思維活動的發散性與求異性,思維結果的獨特性與多樣性,語言表達的自主與暢通;要讓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友善、寬容,同時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建議,達到師生共享經驗、知識、智慧、意義和價值。
自主規劃、安排、控制時間做為自主學習的一個變量,在現行的班級授課制下,受到嚴格的限制。不僅課堂上如此,自習課也一樣,就連放學回家或假期,學生大多數時間都要用于完成教師布置的各種作業。數學老師占用學生的時間的情況更為突出,因為許多教師認為學好數學的秘決在于做題、做題、再做題,大搞“題海戰術”,尤其是對成績稍差的學生,更要求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重復性的練習,這種狀況應當改變。我們不要求課堂上都由學生自主安排時間,但自習課、課外時間一定要還給學生,由他們自行支配。
各種環境對自主學習也有重要影響。現行教室里的“秧田式”擺設,雖然便于教師教,但對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性的各種交往活動、合作學習、情感溝通是十分不利的。再則,學生自主學習的物質空間不能僅限于教室,因為閱覽室、圖書館及其他各種信息資源的可利用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自主學習。心理環境對自主學習同樣有影響,如班級里的學習風氣與人際關系、課堂中的情境與氣氛,均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因此,創設一個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樂于自主學習的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是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
五、通過自主學習,強化能力,創設活動化情景,注重實踐
“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是武漢市政府為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而確定的一項重大的基礎戰略決策,學生在“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中必須自覺主動地學習,而且在學習過程中獨立完成一系列由教師組織安排的活動。如提出問題,確定方法,實施操作,得出結論等等。
在目前的中小學教育中,自由對學生而言只是一種奢望。由于基礎教育實踐中學生自由的長期缺乏,所導致的結果是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受教育者在理智和思想發展上的許多機會和可能。而且由于教育活動中自由的長期缺席,盡管現在很多中小學校都在高揚個性、主體、自主的教育旗幟,但人們事實上所看到的仍然是在教師“啟發”下才呈現出的既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又要求學生完全服從教師安排的有限的自主,或者是學生猶如牽線木偶,完全受控于教師的表演示自主,這顯然不是真正的自主,不是在身心自由下的自主。
實施自主性學習,并不否定教師在“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中的重要地位。但教師的角色要發生轉換──不再是學科教學中那樣的單純的知識傳遞者,也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包辦者;在“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中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參謀、顧問、咨詢者、協助者。教師應以信息誘導而不是以指令約束來指導學生行動。
注重實踐活動是國際數學課程發展的一個趨勢。有目的開展與生活實際聯系的課內外活動,讓學生探索生動的數學問題,學生通過操作、畫圖、搜集和整理數據等,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通過設計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實際的的問題情景,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能激起探索問題的欲望。當然問題要富有挑戰性。使學生能采用不同的策略,或從不同角度去尋找不同答案,從中感愛數學價值,領會數學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