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連乘”教學反思
“分數連乘”教學反思
例6:六年級同學為國慶晚會做綢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得朵數是一班的8/9,三班做的朵數是二班的3/4。三班做了多少朵?
教學例6,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的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數量關系,本題中兩個分數的單位“1”是不同的,所以在列式之前和學生一起分析,“二班做得朵數是一班的8/9”中把誰看作單位“1”?“三班做的朵數是二班的3/4”呢?然后再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通過畫圖再次理解為什么用乘法計算,為了防止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我在學生列完式子后先沒讓學生去計算,而又出現一道題:六年級同學為國慶晚會做綢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得朵數是一班的8/9,三班做的朵數是一班的3/4。三班做了多少朵?這道應該怎樣解答呢?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列式“135×3/4”?然后再讓學生去比較這兩道題的不同之處和相同點。從而加強學生對這類題的數量關系的理解。
教學“分數連乘”的計算方法,有了前面知識的學習,學生完成本課的知識學習應該是屬于“下位學習”,重要的應用遷移能力,方法的掌握學生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在計算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學生還是會忽略。
比如:三個數的約分究竟應該怎樣做?學生在頭腦中是很模糊的,他們往往是把一眼能看出能約分的進行約分,然后再考慮其它數字。這樣當然是一種思路,可是往往這樣思考的話很多人在約分的過程中就會出現約分“不干凈”。
我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先后順序,同樣約分也是這樣,我是這樣向學生介紹的,首先把幾個數的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寫在一起,變成一個“大分數”,然后從分子中的第一個數開始考慮,想下面的分母哪些數字可以和它進行約分,然后依次進行約分。如果遇到分子和分母約分后得數不是1,它還可以和其它分母約分時,一定要把這個數約分“干凈”,不然學生以為這個數約分過了,最后再相乘的時候很容易把它忘記再次約分。所以,每個分子一定要約到與下面分母沒有公因數為至。
鞏固練習,主要是鞏固分數連乘的計算方法,加強規范計算過程,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約分后的數字在計算結果中漏乘,加強計算書寫習慣的培養,要求學生在書寫時數字與數字一定要留下足夠的空檔,“多次或多個數字”約分后數字不至于靠在一起,這樣就不會出現“少乘”或“漏約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