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負數加減法》教學的反思
以往,在講授正負數加減法時,我使用的教法是,“不走套路,直奔主題”。教材上,正負數加減法工安排了6個例題,顯得比較繁瑣,而按我的教法,只要一節課,即可借助圖示講清正負數加減法的算理,并概括出三個步驟八字法則。完成教學任務。其三個步驟是:① 將減法轉化為加法
② 將加法中的“+”號省略;
③ 計算
八字法則是:“同號相加,異號相抵”。
舉例如下:
① (-36)-(+15) ② (-36)+(+15) ③ -36+15
題①共三個步驟 題②共兩個步驟 題③共一個步驟
(-36)-(+15) (-36)+(+15) -36+15
=(-36)+(-15) =-36+15 = -21
=-36-15 =-21
= -41
按照上述方法,最多三個課時,即可完成教學任務。
這個學期,考慮到我即將退休,可能要將所帶班級移交給其他教師。為便于其他教師的銜接,我按照教材的編排按部就班進行教學。結果的感覺是,繞了一個圈子,最終還是按我的那一套教會了學生。
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有些本來就很直觀的東西,一定要抽象出來,似乎沒那個必要。作為教材,必須講清算理,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而實際操作中,應該可以有一些突破,有一些創新。實踐給我的經驗是,我教學正負數加減法的方法是比較容易懂,比較容易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