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1
18、總結:我們是公民,要時該記住遵守法律,履行義務,為實現社會的文明幸福美好盡到我們應盡的責任。
板書設計: 6•法律伴我行
你本來就有上學的權利 遵守法律, 社會管理制度 履行義務
第三單元 我們生活的地球
7、話說地球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是球體,了解主要地形和海陸分布。
2、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3、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收集整理信息,與同學交流合作。
教學重點:了解主要地形和海陸分布。
教學難點: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教學準備:1、地球儀、掛圖、籃球、船模或折的紙船。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我們生活在球上,有很多的奧乞秘人類還不知曉。古時候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怎樣的呢?
2、了解古代人們對地球的認識。
閱讀課本44頁。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明確“天圓地方”的含義。教師小結并板書課題:從“天圓地方”說起
3、探究:地球的表面是方方正正的嗎?
教師設問:地球的表面是像棋盤一樣方方正正嗎?人們有什么疑惑?引導學生看圖。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你先看到的是船的哪一部分?為什么?
從這個實驗中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4、驗證新發現。
你們可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猜想!要知道以前人們為了證實這個想法,進行了環球航行。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航海家麥哲倫首次航行的故事。
了解人類首次的環球航行,你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嗎?
5、認識地球是球體。
同學們,我們都學過《題西林壁》這首古詩,其中有兩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同中。人們不識地球真面目,只緣生在地球上。人們經過漫無邊際長的歲月,提出種種猜想,最終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飛向太空,終于能從太空觀察地球了!看,這是人造地球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狀是怎機的呢?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員是誰?(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他看到地球真面目后發出了什么感嘆!(啊,它是一個藍色的大球)
6、地球隊還有哪些未了解之謎有待探索,請你將了解的情形說一說。要求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的內容,進行交流。教師應及時評價學生的活動,具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