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教案(第二單元)
在調查、探索和講述家庭故事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了調查方法,學習了與人交流,學習了如何大方生動地講述故事。 課 題:我家的故事學 校: 設計者: 教學目的:
1、 體會家人對自己的關愛,對家人多一份理解,更愛自己的家,能主動付出愛。2、 學習用新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與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義。3、 學習去探究、記錄、講述家人和家庭的故事。教學重點:1、 體會家人對自己的愛,學習表達自己的愛。2、了解、講述家人的故事。教學難點:1、 體會家人生活的不易,了解他們的煩心事,內心有所觸動,開始用新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與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義。2、勇于、善于時常表達自己的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1、 教學課件(圖片、錄象、歌曲等)2、搜集關于親情的文章、歌曲供學生閱讀欣賞。學生準備:1、 家庭探究活動。2、準備講述家庭故事。教學時間: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學點評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家庭功能: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了解到在我們可愛的家庭中,有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姑姑伯伯、表哥表姐等許多的親人,那么他們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呢?
1、課件出示許多家庭生活的畫面,了解家庭的社會功能,感受家庭中的親情。
2、再由學生補充說說。
3、小結過渡:我們在家庭中生活、消費、獲得教育,家庭還是生命的源泉。
二、感受家庭親情:
1、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個小朋友講述的故事,課件播放動畫。(故事:《告訴媽媽我的愛》)
2、看一些孩子從在媽媽肚子里到出生、成長的照片。(板書:家人愛我 我愛家人)
3、同學們隨意聊聊自己的感受。
三、回顧家人情況: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出生,在家人的照顧下慢慢長大,最后長大成人又有了自己的家庭。等我們長大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也老了。面對把自己一點一滴養育長大的親人,你覺得自己了解他們多嗎?
1、小考驗:填一填聰明谷中的表格。
2、重點討論:職業特點及因職業形成的生活習慣
課件中已某位同學的爺爺和媽媽為例: 稱謂姓名年齡職業職業特點因職業形成的生活習慣爺爺王擁軍60歲醫生治病救人做事細心、愛干凈媽媽李美鳳30歲教師教書育人有愛心、愛講道理…… 同學們交流,然后填寫書中表格。
四、探索家庭故事:
同學們,你們了解家人現在的情況,你們可曾知道自己的長輩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呢?
1、 聽故事:《爺爺的一張照片》了解可以通過老照片來講述家庭故事這位同學通過爺爺年輕時候的一張照片向爺爺了解了他年輕時候的故事,瞧!多有意義啊!對自己的幫助又是多么大。如果我們能挖掘出自己親人身上的感人故事,相信對我們大家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2、我們還可以從哪些線索來了解家人的故事呢?
課堂中師生先討論大致可以采用的線索,然后對一些較難的方式進行重點討論。
(1)老照片
(2)詢問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什么時候最想家?
(3)體驗活動:一次平等的交流,一次面對面的談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所有的長輩親人,你們總把我們當成小孩,帶給我們的都是快樂的一面,煩惱和憂愁總是藏在背后。今天,你們愿意像朋友一樣和我聊一聊自己的情況和煩心的事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