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教案(第二單元)
1 知道自己是在家人的關懷與愛護下成長起來的。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家人的關心與幫助。2 愛自己的家人,能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3 學會料理自己生活,培養家庭責任感。教學時間:兩課時設計意圖:
本課是第二單元第三課,其關鍵詞是關懷,每一個人都是在家庭中長大的,父母、長輩、家人給予了我們最深切的關愛,一個人的成長,與家人的愛是密切不可分的。對于現在的獨生子女來說,他們的身上傾注了家人無限的關懷,還往往視而不見或視為理所當然。本課旨在引導孩子用心去感受,去體會家人對自己真誠無私的愛,由此理解、尊重、感謝家人們,并懂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報家人的愛。期待兒童在這樣的體驗與感悟中,在愛的回報中健康成長,成為家庭的歡樂之源。
一 利用圖片、歌曲、錄音等輔助手段渲染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
本課著力于情感的激發,讓學生通過回憶感受家人的付出,從而學會感恩。本課的溫馨回放是本課時的一個主要教學環節。老師用課件形象展示溫馨的家庭生活照片,引導孩子情不自禁地回憶起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幸福場面。接著一組孩子成長系列的圖片伴隨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緩緩出現,感人的畫面激發孩子們回想起自身的成長歷程,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家長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與汗水,孩子在回憶中體會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真摯、深厚的關愛。經過了情感的渲染與鋪墊之后,教師不失時機地請學生講述家人關心自己的事例,并展示課前準備好的愛心卡。家人對孩子的愛不僅是無微不至的,也是無私而不求回報的,為了更好地讓孩子體會到這一點,教師又安排了一個環節,播放一位母親來信的錄音,用母親充滿深情的講述將本課的情感推向高潮,為下一課時指導孩子向父母表達愛奠定情感基礎。
二 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形式,拓展課堂教學。
第二課時的教學側重點就放在引導孩子如何進行愛的回報。課前我們特別拍攝了一段感人的錄象,關于一位母親忙碌辛苦的一天,使學生充分感受家長工作的艱辛,以及對子女無私的付出。從而引導孩子懂得感恩,用實際行動回報家人的付出,能在課余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愛的回報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局限于書本,因此教師設計了小組合作活動活動,充分發揮團體的作用,組織學生在課內開展交流討論,開動腦筋,發揮才干,設計好活動的方案。小組成員群策群力,策劃出的回報活動形式多樣,比如說:小鬼當家,生日慶祝會,榮譽冊,開心一下……相信這些凝結著孩子一份孝心的活動會給家長帶來許多的安慰,會給家庭生活帶來更多的溫馨。教師將這個內容做為課外拓展,將課堂上的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將愛的回報落到實處,較好地提高了教學的實效。相信當孩子懂得感受愛、珍惜愛后,愛的回報將存在與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課 題:家人關懷我成長學 校: 設計者: 教學目的:
1 知道自己是在家人的關懷與愛護下成長起來的。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家人的關心與幫助
。
2 愛自己的家人,能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 學會料理自己生活,培養家庭責任感。教學重點:感受家人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能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學難點:學會料理自己生活,培養家庭責任感。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 做一些愛心蘋果學生準備:愛心卡 回憶家人對自己無微不至照顧的點滴故事教學時間: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學點評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