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山東版)
第二課時
一、珍惜勞動成果
1、師:這些形狀各異、顏色不同、味道香甜的果實擺在我們面前,你想到什么?(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想法)
2、師:我們一起看看這兩位小朋友是怎樣做的,他們做的對不對?
(1)看圖講述:一個同學盤子中剩了很多飯菜,另一個同學盤子中的飯菜吃得非常干凈,桌子上卻撒了一些飯粒。
(2)同學回答,給他們提建議。師:我們一起來讀一首兒歌,聽聽兒歌中是怎樣說的。
(3)閱讀教材中的詩歌
師:你還會哪些關于愛惜糧食的詩歌,給大家朗誦一下。
二、忙碌的人們
農民在忙著:------
商人在忙著:------
環衛工人在忙著:-----
請同學們自己選擇問題講一講。
出示古詩《憫農》
師: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我們不要忘記這豐收的果實是農民們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讓我們再大聲朗讀一遍這首兒歌,來結束我們這節課。
第三單元: 我的家鄉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設計了“美麗的家鄉”、“家鄉面貌新”、“我未家鄉做點事”三個活動主題。通過教學要學生知道家鄉在哪里,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關心家鄉的發展變化,并能為家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單元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初步樹立建設家鄉的遠大志向。
2、為保護周圍的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3、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
課時建議:8—11課時
1、美麗的家鄉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
3、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我的家鄉》錄象及相關的自然景觀圖片。
2、學生準備圖畫紙和彩筆。
3、課前搜集家鄉的相關資料:圖片、故事、歌曲或戲曲等。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課件,指導學生欣賞《我的家鄉》的錄象 。
2、說說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讀讀文中的小詩,思考:課本中的小朋友喜歡家鄉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鄉在哪里?自己喜歡家鄉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啟發談話:你喜歡自己的家鄉嗎?想不想讓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鄉?那就當當小導游,把家鄉最美的地方介紹給他們好嗎?
2、學生扮導游介紹并贊美自己的家鄉。
3、請扮演的孩子談自己的感想,請觀看的小朋友發表自己的意見。
4、猜一猜,請同學描述他最喜歡的家鄉的某個地方,其他同學猜猜是哪里。
三、畫一畫,評一評。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鄉景觀的如:街道、公園、樹林等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說出畫面上的景物,談談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圍,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筆把它畫下來。
3、小組內展示交流,并推薦出比較好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4、請被選的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頁彩圖,讓學生讀讀畫中描寫家鄉的小詩,然后觀察自己畫的家鄉,把觀察的結果編成小詩填寫在畫面中。
6、師生共評最佳創作獎。
四、說一說,唱一唱。
1、教師首先講一個關于家鄉的故事,如:《梓童山的傳說》等。
2、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關于家鄉的小故事。
3、請學生聽一段家鄉的五音戲,并介紹五音戲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