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思品上冊教案1
4.小小辯論會。教師向學生說明:“火藥發明的利與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學們對此可能也會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們召開一次小小辯論會,題目就叫做“火藥的出現是不是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教師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
5.總結。教師對學生的辯論活動進行總結,應特別強調的是,問題的關鍵在于人們如何利用火藥,火藥是否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最終還是由人類自己決定的。
〖家庭作業〗
1.完成教科書第18頁關于四大發明的作業。
2.搜集一些有關孔子的語錄和事跡。
8思想家孔子
〖教學目標〗
1.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理解孔子關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
2.了解孔子對后世及世界的影響,萌發敬仰之情。
3.初步學會評價歷史人物,學習閱讀歷史資料。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孔子的資料及孔廟的圖片等。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教師出示格言,并提問學生:“誰能告訴大家‘三人行必有我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什么意思?誰還知道這兩句話是誰說的?”請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應強調孔子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2.閱讀與討論。教師提問:“孔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人物,2000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孔子死的時候,家里只有三間小屋,經過歷朝歷代的擴建,如今已成為一座擁有466間房屋的浩大的孔廟,而孔廟的正殿即大成殿,其規模、氣勢可以與皇帝的金鑾殿相媲美。那么,他為什么能被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所敬仰,并為世界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所推崇呢?”請學生朗讀教科書第20頁的課文及教科書第21~22頁的內容。教師用下面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孔子是一位怎樣的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從教40余年,擁有3000弟子、72賢人。他一生坎坷,無權無勢,但多才多藝,不但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而且還精通音樂,擅長騎射,因此享有很高的聲望,贏得了人們的尊重。《論語》記錄了他所講的話以及他與弟子間的問答,這部書是今天人們研究孔子思想的唯一可信的依據。)
孔子有哪些主要成就?(孔子首創私人講學,所教的學生不論等級身份都循循善誘。此外,他還編訂、整理了中國文化的重要典籍―――《詩》《書》《禮》《樂》《易》《春秋》。)
3.自由討論。教師引導:“歷經2000多年,孔子的許多關于學習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至今依然對我們是有益的。”布置學生討論孔子的的格言,并讓他們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注意引導。除了教科書上呈現的以外,還可以做如下補充:
“學而不思則罔(迷惑不解),思而不學則殆(精神懈怠)。”
“溫故(溫習舊知識)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知之者不如好(愛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樂意)之者。”
“學而時(按時)習(復習)之,不亦說(高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