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區 不同生活(精選2篇)
不同地區 不同生活 篇1
11.不同地區 不同生活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的民俗概況,知道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的人民由于居住環境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
2、通過舉辦“我國不同地區民風民俗片展”,讓學生了解各地人民豐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祖國大家庭千姿百態的民風民俗,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對人民的愛。
3、通過“做文明小客人”了解我國各地不同的民風民俗,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收集反映我國不同地區民風民俗的照片,或相關的實物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放《辣妹子》歌曲)同學們,你們知道“辣妹子”是指哪些地方的妹子嗎(多數學生知道)
師:對,那么同學們知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喜歡吃辣椒嗎?(學生自由發言)
師:對,現在請她們自己說一說(演示多媒體課件)
師:這只是反映了這些地區生活的飲食特色,其實,不同的地區生活的各個方面差別明顯,你知道其他方面的差異嗎?(如吃穿住行等)學生自由發言。
師:很好,看來同學知道的還真不少,那么同學們是否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們的生活不同嗎?(生說)
(演示多媒體課件,了解各地的自然條件在很大程序上決定了當地的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 生說。
師:對,各地因為地形地貌的不同,冷熱的差異。人們生活習慣差異很大,可以說人們生活習慣的不同很大程序上取決于他們生活環境的差異。
(二)放眼全國,認識祖國的大好河山
(多媒體演示《長江之歌》、《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師:我們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既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又有“魚米之鄉”---長江中下游平原。
師:俗話說:“讀書破萬卷,行萬里路。”我們既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又要參與社會實踐,認識祖國的大好河山,同學們還知道我國哪些地形區?(生討論)
(點擊課件,音樂背景,解說詞)
師:從剛才的演示,同學們已經了解了我國的主要地形,現在請同學們回憶,總結,看誰記得多?
師:很好,看來大家都記住了不少。現在請同學們填寫下表,并能在地形圖上找到他們。
中國的主要高原
中國的主要平原
中國的主要盆地
師:你還知道我國有哪些類型的地形地貌嗎?(學生回答)
師:對,其實祖國的大好河山令我們倍感自豪,各地的風土人情,建筑特色也使我們在大開眼界,我們還可以在飽覽山川風光之余,了解各地人民的不同生活。
(三) 放眼全國,感受祖國的多姿多彩
師:我國地域遼闊,除了有多種多樣的地形外,還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
(演示哈爾濱的春節冰燈,北京的銀裝素裹,廣州的迎春花市。)
師:想一想,為什么同是春節,我國南北差別有如此之大呢(生說)
師:對,不僅如此,請同學欣賞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是什么原因(生說)
師:對,那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又是什么原因呢?(生說))
師:看來同學們思路十分開闊,回答得很好,在我國,氣溫分布既有南北差異,又有地形高差的區別,自北往南可分成五個溫度帶,它們各自的名稱是什么呢?(生說)
師:對,這就是為什么北國還是冰天雪地,南方已是迎春花開的原因了,你知道我國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熱的地方嗎?(生說)(演播多媒體課件)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及展示背景。
師:這是我國典型的一個高原氣候區,它是特殊的高寒地區,全年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是什么原因(生討論)
師:其實在我國,不僅地形復雜多樣,氣溫差別明顯,而且各地降水也明顯不同,(多媒體課件演示降水和地面景觀)
師:從演示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有的地方濕潤,有的地方比較干旱,是什么原因呢?(生說)
師:對,我國各地降水差異明顯,那么同學們知不知道我國哪些地方降水多,哪些地方降水少呢(生說)
師:很好,由于降水的不同,各地景觀差異明顯,你知道嗎?(生說)
師:對,正是如此,才形成各地的景觀特色,也形成各地的不同特產,你知道我國哪些地方的特產?(生說)
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
師:關于這個話題,我們下節課繼續討論。
第二課時
(一)一日三餐話飲食
上一節課我們不僅學習了祖國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還初步了解了我國各地的特產。
師:同學們,你們到過哪些地方?(生說)
師:看來同學們到過很多地方,那么那里的人們一日三餐主要吃什么呢?(生說)
師:對,同學們想過沒有,為什么中國人的飲食有“南米北面”這一特點呢?(生說)
師: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知道其含意嗎?(生討論)
師:很好,你們知道我們這兒主要有哪些農作物嗎?(生說)
師:從大家的回答中可看出同學們對家鄉非常了解和熱愛,我想同學們也一定想知道一些外地的概況吧。
(二)入鄉問俗
師:“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地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生活習慣也有差別,你想了解一些與我們不同的風俗習慣嗎?(多媒體演播)
師:我們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你知道多少(生說)
師:很好,當我們到與家鄉喜好和禁忌不同的地區時,應怎樣做?(分組討論,擬出提綱)
(點擊多媒體,由于不了解風俗習慣而鬧出的尷尬。)
師:怎樣做一個文明的小客人呢?(生說)
師:對,做文明客人,就要了解我們要去的地方的自然環境和風俗習慣,不同的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三)制訂民風民俗圖片展計劃
師:學校準備舉辦“我國不同地區民風民俗圖片展”,到時候,希望同學們大顯身手,裝飾自己的圖片(鑲上漂亮的花邊,配上優美的解說詞等)
師:學校準備對各班提供的圖片和解說詞進行評比(演示多媒體制作)
師:預祝每位同學都能取得好的成績。
12、春節和圣誕
教學目標:
1、了解部分國家、地區、民族的節日習俗,讓學生知道不同民族、國家的生活習俗、飲食代表著不同的文化,重點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一些情況,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和悠久,從而激發民族自豪感。
2、通過“快樂的圣誕節”的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發解世界文化的豐富性,懂得對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持尊重和欣賞的態度。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一些有關春節和圣誕節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有關的故事,活動的道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渲染氣氛,導入課題
放《新年好》的音樂,在音樂聲中教師進入談話階段。
師:元旦快要到了,春節離我們也不遠了,這兩個節日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有許多有趣趣的傳說,你們知道我國還有一些什么傳統節日呢?把你們課前查到的資料拿出來在小組內互相交流。(生在小組內自由匯報查找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交流結果。
師:對,不僅我們國家有許多傳統節日,在世界各地由于風俗習慣,傳統文化的不同,也有許多傳統節目和有趣的傳說。今天就請大家跟隨老師一起去了解我國的春節和西方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圣誕節。
板書課題:第12課 春節和圣誕
(二)簡要了解世界各地新年習俗----新年萬花筒
師:我國的元旦是公歷的1月1日,是新年的始日。世界上不少國家和民族,根據公歷把元旦作為歲首,他也有不少國家和民族的元旦卻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區氣候特點。你還知道其他有關元旦的知識嗎,說出來,我們交流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交流元旦方面的知識,也可以把課本中提到的“漲水元旦、雨季元旦、飛雪元旦”作為交流資料。)
師:今天老師還要帶你們到其他國家去看看,看看這些國家是怎么過新年的,看后你們談談感受好嗎?
(課件展示加拿大、朝鮮、波蘭等國家過新年的情景)
師:真是太有意思了,是嗎,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師:除這些外,你還知道哪些國家和民族的新年習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1、說一說。
2、寫一寫你最有興趣的一種過新年的方式。
(三)話春節
師: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里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在春節里人們通常都在干什么呢?你們知道哪一些?
生:放煙花、吃餃子、吃年飯、守歲……(說自己家怎樣守歲,自己怎么放煙花)
生:貼對聯。(念出有意思的對聯內容)
師:(講“年”的傳說,告訴學生“守歲”的習俗就是由這個傳說演變而來的。)你還知道一些什么傳說,說給大家聽聽吧。
(四)了解各地與“春節”有關的習俗
師:春節前后持續的時間有一個多月,與它有關的習俗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幾個,好不好?
1、北京——零點一過吃餃子。
2、開封——大年三十貼門旗兒。
3、海南——從臘月二十三開始過春節。
4、關于“臘八粥”的傳說。
5、元宵節的習俗。
師:你們一定也知道不少吧,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吧。
(生分組交流后派代表上臺向全班同學介紹)
(五)開眼界,激情緒,講文明
師:老師準備了一些各地過新年的剪輯片段,想欣賞嗎?
(放課件, 讓學生感受新年的氣氛)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不同的習俗習慣,像各種不同色彩的璀璨花朵,開放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形形色色的過大年習俗都寄托著人壽年豐、吉慶有余的良好愿望,看了這些情景后你們有什么感受呢?說說吧,你最喜歡哪種習俗?
生:我喜歡北方守歲后吃餃子的習俗,很溫馨。
生:我喜歡放煙花。
師:是啊,孩子們都喜歡過年,這與過新年時可以放煙花和鞭炮有關,但是,現在,我國的一些城市對過年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進行了改革,新年期間只準許在劃定的范圍內燃放煙花爆竹,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你還有什么好的意見嗎?
(生自由談,師相機引導學生在過新年時要注意文明和安全)
(六)課外活動
1、回家后把你今天了解到的各國家過新年的有趣的風俗講給你喜歡的人聽,并告訴他們你從中了解到了一些什么。(不同的飲食、不同的文化)
2、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我國各民族的一些傳統節日以及其他的生活習俗,我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去了解更多,下節課我們再來充分交流,今天請你們把了解到的關于圣誕節的故事回家后講給你的朋友或者家人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隨著我國的日益開放,國際間的交流日益增多,有很多中國留學生會在國外過春節,他們把中國的許多新年習俗帶到國外了,他們身在國外,不僅能照樣感受新年的氛圍,還能影響一些外國人,讓外國人也參與進來,共同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們是怎么過年的呢,請看《在舊金山過春節》。
(生自由默讀課文)
師:讀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生:沒想到在國外還能看到這么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景象。
生:我為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璀璨而自豪。
……
(二)演一演
師:中國人在國外能過上有中國特色的新年,還能讓外國朋友了解中國新年的一些習俗,其實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春節期間也非常想親自感受中國人過新年的氣氛呢,近年來在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到來之際,邀請外國朋友到家里一起吃年夜飯就是一種不錯的想法,如果主人是你,你將怎樣讓他們體驗一回中國人的春節呢?請把你們上節課在小組內表演的“過新年”的情景表演組大家看看。
(學生分組表演,互相評價,互相補充)
師:從大家的表演看出,你們不僅熱情好客,是一個好主人,而且對我們的過年習俗能非常熟悉地演練,能說說你們為什么用這樣的方式來招待他們嗎?
(生陳述)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老師很高興同學們能對我國傳統節日習俗這么熟悉。
(三)快樂過圣誕
師:大家的熱情感動了外國朋友,中國古語說的好“來而不往非禮也”。西方國家的圣誕節到了,一位外國朋友特意托人給你們帶來了圣誕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生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
師:看來大家對西方國家的圣誕節也充滿了好奇,你們看,外國朋友帶給你們的禮物是什么?
(播放幾個西方國家過圣誕節的情景)
師:看了剛才的情景大家有什么要說的呢?
生:我發現在西方國家,圣誕節就像我們中國的春節一樣。
生:其實,在我們國家圣誕節也有一些人在慶祝呢,你看,現在很多的商店門前就有許多圣誕樹,在很多酒店,茶樓的櫥窗上還裝飾有圣誕老人的形象,還有雪花什么的。
……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說得好很好,的確,隨著我國與世界交流的日益增強,我國也有部分人過圣誕節,所以,在圣誕節期間,全國很多商店、公共場所都適時推出五彩繽紛的圣誕禮物,以滿足眼下有些人過“洋節”的需求,像中國的春節一樣,在西方,對于圣誕節有許多有趣的傳說和故事,請大家帶著問題去看看課本中的介紹。
出示問題:
1、圣誕老人總是圣誕節里最受歡迎的人物。你知道他的到來是什么意思嗎?
2、讀了《看不見的禮物》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呢?
3、在這些故事中,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喜歡它,你能給大家講講嗎?
(生分小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師:通過剛才的了解和交流,我們明白了盡管世界上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民過著不同的節日,不同的節日里有不同的習俗,但是它們卻蘊涵著共同的心愿,那是什么呢?
生:都是盼望過上好日子。
生:都有祝福的意思。
生:他們都利用這個節日走親訪友,互相送禮物。
生:還有他們都放假狂歡,與家人團聚。
師:大家說得很對,這兩個節日都蘊涵著祝福、關心、團圓、美好的愿望等,這些也是人類共同的人性追求。
(四)匯報查找的資料
師:上節課課后老師要求大家在互聯網上查找反映一些國家、民族的節日習俗以及節日狀況的內容,你們找到了多少呢?今天我們來一個大回放,重溫這些國家、民族的節日盛況,進一步了解各地的節日習俗。
(生分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
(五)播放一些西方國家的節日盛況
師:同學們,你們對剛才看到的盛況了解多少呢,你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呢?
(生談感受)
師:你們還知道其他國家的節日習俗嗎?能表演給大家看看嗎?
(生可以配上不同的音樂來進行不同的表演)
生:我可以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圣誕節里的故事。
生:我給大家唱一首外國歌曲。
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故事,講給你們聽聽吧。
(六)自由閱讀課本中介紹的《不同的進餐習慣》
師:關于進餐各個國家的習俗有不同,也有不同的講究,是不是特別有趣啊?
生:老師,其實在我們國家進餐也有很多不同的講究呢,比如,北方人喜歡吃大餅卷大蔥,做飯比較簡單,而我們吃飯就比較復雜,既炒菜,也煮飯,有時還得熬湯。
生:我還知道在我國農村,每天三餐都煮飯炒菜,不像我們早餐很簡單。
師:那么對于不同國家地區和地區人民的日常生活習俗的差異,你還能舉出一些例子來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不同的生活習慣呢?
(生討論后再作匯報)
師:對,我們要尊重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習俗。
(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共同發展和進步)
(七)播放我國不同年代民間過春節辦年貨的一些片段
師:剛才看到了我們國家從1983年開始,每年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的情景,從晚會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越到后來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衣服越穿越好。
師:對從前的辦年貨,你有什么看法?
生:現在我們平常吃的東西都比過去的年飯上的東西好。
生:我家現在過年根本不辦年貨,需要什么,商場里都有,馬上就可以買到。
師:對,這是因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過年的喜慶卻是年年如此,節日的氣氛從沒有減弱。
你們聽……
(八)播放歌曲《祝福你》
師:大家聽到的是一首粵語歌曲,近年來只要在春節期間它就在我國大陸、中國臺灣、香港等地熱播,而且在西方國家過圣誕節的時候也常常有人把它作為一種祝福送給朋友和家人,以表達一種美好的愿望。是啊,雖然國籍不同、習俗不同,但是人們卻有著共同的愿望,那是什么呢?
生:希望家人團圓,身體健康,新的一年里有美好的前景,能進步,有前途。
……
師:這些習俗真是豐富而有趣!雖然各個國家和民族的語言各不相同,而心靈情感有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態,其內涵往往是相同的,總能為人類所傳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都對人類進步做出了貢獻,應該彼此尊重,讓我們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音樂播放:《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
13.人種有不同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收集資料,了解世界三大種體質形態的特征。2、運用地圖,掌握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3、學習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說明問題。教學準備1、按照課本106-108頁的部分內容自制成多媒體課件。2、課前請同學收集有關不同人種的圖片資料。3、課前請一個同學準備《第一次接觸外國人》的故事,上課給大家表演。4、每個同學準備畫圖工具:鉛筆、直尺、圓規、彩筆等。教學過程(一) 我們長得不一樣1、看錄像導入,長得不一樣師:在雅典奧運會上,是誰奪得了男子110米欄的冠軍?(播放奧運會110米欄的比賽畫面)(情緒激昂地)劉翔在比賽中平了世界冠軍,改寫了世界田徑場上歐美人一統天下的局面,堪稱亞洲飛人,是我們黃種人的驕傲。(二)什么是人種1、多媒體課件:介紹人種是世界人類種族的簡稱,是人類發展初期形成的具有共同體質形態的人群。強調體質形態特征的先天性以及總體性,排除染發、燙發、整容、外部修飾或者個體異常現象。2、小組討論: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的區別。同學們拿出收集的不同人種的圖片資料,組內發言,互相傾聽、補充概括。3、全班交流。說一說:各組概括出的三大人種的主要特征。寫一寫:把特征填寫在課本107頁的表格中。(三)世界三種人種的分布1、出示:世界三大人種分布示意圖,說出三大人種主要分布在哪里。2、比一比:各小組分別采用統計表、柱狀圖、餅圖等多種形式表示出三大人種的比例。3、展示各組的成果。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人種的形成,知道地理環境對人種形成的影響。2、通過收集資料,了解不同人種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貢獻。3、辯析人種沒有優劣之分,樹立不同種族一律平等的觀念。教學準備1、課前準備小品:人種起源的神話傳說2、根據課本109、110頁的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3、課前收集有關種族歧視的資料。4、課前把部分學生分正反兩方,搜集辯論小資料。教學過程:(一)師生交流、導入世界上有幾大人種?關天人種這個主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二)人種的形成1、人種起源的神話傳說師:對呀,為什么是三大人種,世界上的三大人種又是怎樣形成的?關于這個問題有許多有趣的傳說。小品表演人種起源的神話傳說(一人主演,一人旁白)2、環境對人種形成的影響傳說終究只是傳說,讓我們聽聽科學家們的說法吧。多媒體課件展示環境對人種形成的影響。(三)人種沒有優劣之分1、原來人種的不同是由環境造成的,那么,是不是皮膚越白的越聰明,皮膚越黑的越笨?或者相反,越黑越聰明。學生交流搜集的不同人種杰出人物的事跡。2、小辯論:人種沒有優劣之分(反方:人種有優劣之分)3、小結。人類變異研究表明:世界上不同的人種大致都處于相同的進化階段,人種沒有優劣之分。(四)制作小報,延伸教育。同學們今天辯論得很精彩,也搜集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充分說明了人種沒有優劣之分,請大家把今天的收獲制作成一張小報,向身邊的人們展示一下你們的正確觀點。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樹立各種族之間一律平等的觀念。2、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為消除種族歧視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學準備1、學生收集有關種族歧視的相關資料。2、根據課本111-113頁制成相應的多媒體課件。3、準備消除種族歧視的演講稿。教學過程(一)交流、導入師在黑板上板書:3月21日提問: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日子嗎?(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一直是聯合國優先關注的問題之一,每年3月21日,世界各地都將舉行各種活動,聯合國有關機構將發表公報或舉行特別會議,呼吁國際社會反對種族歧視。(二)不該有的種族歧視1、配樂講述一個澳大利亞土著老人的話,悲情的畫面、聲音激起學生的同情心。2、新報報道:白人警察槍殺黑人事件。3、學生交流收集的相關信息。(三)消除種族歧視之路1、多媒體課件展示,林肯總統演說、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2、報道:南非總統呼吁進一步消除種族歧視現象。3、小演講比賽:宣傳消除種族歧視,你怎樣演講?(四)明事理,見行動1、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真實的故事《只要心有愛》。2、小游戲:我請“小老外”來做客。3、聽歌曲:韋唯《愛的奉獻》。4、未來暢想:經過全人類的共同努力,徹底消除了種族歧視,未來世界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暢想內容可以用文字表達,也可以用圖畫來表示)(五)演講詞、暢想曲校園網發布,倡導徹底消除種族歧視。
不同地區 不同生活 篇2
教學目標:
1、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體驗祖國的遼闊,了解祖國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2、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初步體驗人與自然的關系。
3、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宋祖英演唱的歌曲《辣妹子》請大家欣賞。
2、設問:(1)同學們,從這首歌中聽明白了什么?(四川、重慶、貴州、湖南這些辣妹子都喜歡吃辣)
(2)那我們南方人呢?(有的喜歡吃辣,有的喜歡吃甜食)
對呀,不同地區就有不同的飲食習慣。
3、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1、不同地區 不同生活
(齊讀課文)
二、新授課文,達成目標
(一)拓寬視野,初步感知
1、談話:老師還為同學們帶來不同地區的三首歌曲的片斷。請同學們在聆聽歌曲的時候,看看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有什么不同?
2、討論:通過剛才的欣賞和課前的預習,你知道我國主要有哪些不同的地形嗎?
3、交流:(學生在交流時隨機板書)
板書:高原 平原 盆地
山脈 草原……
(二)認識地形,掌握重點
1、談話:這就是祖國的地形圖,上面有高原、盆地、平原、山脈、草原等。同學們把書翻到第90頁,請你先在地形圖上找一找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的位置,并說說它們的名稱,然后在小組交流一下,大家可互相補充。
2、交流:請三位同學分別說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稱和在地形圖上指出相應的位置。(由學生上臺點擊)
3、拓展:出示思考題:同學們通過課前上網查找資料,你知道嗎?
1、在四大高原中,最高的高原是
2、在三大平原中,最廣闊的平原是
3、在四大盆地中,最大的盆地是
4、你還知道我國不同的地形地貌有
(同學們一邊回答,老師一邊點擊填充)
4、小結:通過課前收集資料、小組交流和互相補充同學們已經了解祖國著名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還知道了一些不同的地形地貌的名稱。
(三)、聯系生活,深化課文
1、談話: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地貌多樣,人們生活在不同地區,對他們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他們居住在哪里?他們出行的方式怎樣的?)
教師隨機板書: 居住
出行
2、居住方式不同
(1)出示媒體:好,老師帶來了一組照片,先來看看祖國不同地區的人們居住方式有什么不同?
媒體:北京四合院 陜北窯洞 蒙古包
傣族竹樓 江南民居
(2)組織討論:在不同地區,人們為什么會選擇這些不同的居住方式?
誰愿意就某一種居住方式進行介紹?
(3)適當拓展:
同學們,特定的地形,人們有著特定的居住方式,自古以來就有四合院、窯洞、蒙古包、竹樓、民居這些傳統而又有代表性的居住方式。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在西北部也建起了高樓大廈,看新疆烏魯木齊市高樓聳立,充滿生機;在我們南方地區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們就到新農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無錫江陰華西村稱為“天下第一村”(出示照片)歐式、中國式的別墅互相輝映;查橋的金牛新村、清華坊的住宅也是風格各異,人們的居住條件日益改善。
板書:日益改善
4、出行方式的不同
(1)出示媒體:好,我們再來看看過去祖國不同地區的人們的出行方式有什么不同?
媒體:船、馬、駱駝、牦牛、羊皮筏、雪橇
(2)組織討論:同學們這些交通工具主要在哪里使用?誰愿意就某一種交通工具進行介紹?
南方:乘船 北方:騎馬 沙漠:駱駝
高原:牦牛 急流:羊皮筏 雪地:雪橇
(3)教師小結:同學們了解的真多。自古以來,不同地區就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古代就有“南船北馬”的說法,駱駝、牦牛成了沙漠、高原的 “沙漠之舟”和“高原之舟”。隨著科技的進步,交通工具蓬勃發展,大大改善了交通條件,人們出行更加便利。
板書:更加便利
看,西北部地區 青藏鐵路(藏龍臥虎)
南方地區 高速公路(縱橫交錯)
我們地處的周圍包括我們的家庭,交通狀況近年來又有了哪些顯著的變化?(京滬高速鐵路正在規劃之中,錫滬路拓寬工程基本結束;家用轎車進入家庭,還有摩托車、電動車等)
總結:同學們,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祖國的面貌日新月異、翻天覆地。不同地區人們在居住、出行方式上大大改善,生活走向小康,人民逐步富裕。
三、總結延伸,深化課文。
通過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地貌,人們在居住和出行方面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區還會有不同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物產,人們在飲食、風俗方面也會各不相同,這就是我們下一節課要學習研究的內容。
機動作業:
(五)填充(第33頁)
板書設計:
11不同地區 不同生活
高原、平原、盆地 居住(日益改善)
山脈、草原…… 出行(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