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之教材分析
4.關注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在本單元教學中要注意改變傳統計算教學中重視學生對計算法則的記憶和應用,而忽視學生對計算過程理解的做法,要特別關注學生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如在退位減法教學中,面對“56-18”的計算任務,首先讓學生計真思考“個位上6減8不夠減,怎么辦”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然后引導他們結合擺小棒的操作過程揭示其退位的方法,并在豎式上將退位的過程反映出來,由此讓學生切實理解“為什么要退位”和“怎樣退”兩大核心問題。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標志著學生對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過程的全面理解。
對于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要淡化法則的文字表述,既不必要求學生嚴格概括出法則,也不必要求學生去記住這些結論,重在學生對其計算方法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為了促進學生對兩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更好理解,在教學中特別是在整理和復習的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搞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使學生在計算中切實感受到筆算加法和減法都要把相同的數對齊,都是從個位算起,它們主要區別是加法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減法個位不夠減時要從十位退“1”。
5.溝通口算、筆算、估算的聯系。
本單元教材雖然只安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和估算,但是它們是建立在口算基礎上的,不論是筆算還是估算,其計算過程都要用到口算,因此在教學中不要孤立地去處理筆算和估算,要把它們同口算聯系起來,從而全面提高學生100以內加、減法計算能力。首先,在教學中特別是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練習中鼓勵學生利用口算和筆算兩種方法計算,并利用兩種方法計算的結果都相同的客觀事實讓學生實際感受到100以內加、減法既可以筆算也可以口算,從而體現兩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其次,在計算過程中特別是總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計算方法時,引導學生比較口算和筆算兩種算法,讓學生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系(都需要把相同數位對齊,都可以從個位算起也可以從十位算起,但個位有進位時,筆算從十位算起比較麻煩。)根據這種聯系發現他們在計算方法上的共同性。再次,在筆算中特別是在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勵學生口算,將兩種計算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其計算能力。另外,在估算教學中通過把相加或相減的兩個數看成整十數后再口算的過程,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估算離不開口算,從而進一步促進估算和口算的融合。
6.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
本單元安排了大量的合作學習內容,這為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研討去完成學習任務創造了條件。對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兩位數減兩位數計算方法的總結、估算方法的探索、單元知識的整理等內容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合作學習中,首先要幫助學生確立好合作研討的主題,如在兩位數加法和兩位數減法計算方法的總結中就應分別以歸納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法則為主題進行合作研討。其次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學習。再次,要注意引導學生平等參與,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合作研討,同時要注意給他們必要的引導和啟發,以保證學生的合作研討更加富有成效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