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千克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2袋精鹽、蘋果或棗等、一些沙子(重量均超過1千克)、幾個塑料袋、重1千克的一大袋洗衣粉。再準備一臺案秤。學生準備一塑料袋米(大約1千克)。 教學過程 一、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克這個重量單位,克主要是用來稱一些重量比較輕的物品.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 教師提問:1千克是多少克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出:l千克=1000克 教師進一步拿出1袋精鹽,并說:我手里拿的是一袋精鹽,它重500克.再拿出一袋精鹽,同時說:2袋精鹽正好是1千克. 然后教師擺出案秤,并提問:同學們見過這種秤嗎?它叫什么秤?教師指出這種秤叫案秤,也叫臺秤. 教師把游標對準1千克,然后一邊往秤盤里放蘋果,一邊讓學生注意看秤桿抬起來沒有,稱好后,說明這些蘋果是1千克.讓學生數一數這些蘋果一共有幾個. 教師讓學生翻開教科書第42頁,看右下的圖,指出這也是一種案秤,并提問:看這個案秤指針所指的數字,你能說出蘋果的重量是多少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順便告訴學生,這個秤最多只能稱8千克的物品. 然后,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后用皮筋系緊.再把課前準備好的1千克重的幾種物品拿出來,說明它們的重量都是1千克,并讓每一組(或幾組)學生依次傳遞,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讓學生做教科書第43頁上“做一做”的第2題. 教師讓學生說一說周圍哪些物品重1千克. 二、課堂練習 1.做練習十一的第4題. 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給每個學生稱一稱體重,再根據題目要求讓學生把數目填在書上.通過填數,鞏固重量觀念.也可以讓學生依次報一下自己的體重,再讓學生填. 2.做練習十一的第5題. 先讓學生在書上填,然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一的第6題. 要求學生在0里填上>、<或=,有的題中兩邊的重量單位不同,可在做題前提醒學生注意,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4.做練習十一的第7、8題. 做第8題前先分析題目給了哪兩個條件,想一想應提什么問題.填出問題后再列式解答 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第8題要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應該填上什么問題,為什么填這樣的問題.使學生說出知道一筐水果重30千克,又知道6個人平均分,所以可以求出每人買了多少千克,并且用除法計算.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做完第8題后,可以讓他們做第9*題.題中的數量關系是用圖畫表示出來的,看看學有余力的學生是否能從圖中找出雞、鴨、鵝的重量關系,然后求鴨和雞的重量.教師可個別指導,不必全班訂正. 三、家庭作業 做教科書第43頁“做一做”的第3題. 讓學生向家長或售貨員了解題中的物品重量后,把得數填在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