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學設計與評析
(2)稱好的物品的質量用近似數(shù)表示就可以。師:剛才有的學生想知道我們的數(shù)學書有多重,用標尺上的刻度不夠,我們還有個辦法用法碼來稱。說明:游標撥回刻度0,在右盤放入砝碼,直至天平平衡。將砝碼和標尺上的質量加起來就是數(shù)學書的質量。師(拿出一袋鹽):誰來估量一下一袋鹽的質量?師:我們來一起看一看質量標注,一袋鹽500克,那兩袋呢?生:1000克。(板書1000克)5.認識"千克"師:如果再重一點的物品用天平來稱還合適嗎?師: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家里常用的彈簧秤,誰知道彈簧稱的用法?我們分小組從你的材料袋里稱出1千克的物品。在1000克右邊(板書:1千克)師:我們稱出了分別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生:都是1千克,但不一樣多。師:雖然體積不一樣,但質量是相同的。師:同組同學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師:你能估計一下你的凳子、書包有多重嗎?稱一稱試一試吧!小組活動并匯報。6.認識1000克=1千克師:1千克大米和剛才稱的1000克的鹽比較,請小朋友來猜一猜,誰重?(學生猜)師:我們用彈簧秤來稱一下這兩袋鹽的質量。生:1千克大米和1000克鹽同樣重師:也就是說 1000克=1千克(補充“=”注意讀法)也可以說1000個1克是1千克。三、應用拓展1.認識常用的臺秤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天平和彈簧秤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臺秤,你能讀出臺秤上的數(shù)據(jù)嗎?2.認識健康秤師:誰能說出他們的體重?3.連線西瓜 100克方便面 5千克4.判斷(1)一個乒乓球約重3克。(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5、四、全課小結(略)利用游戲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一開始便以一種愉悅的狀態(tài)投入到整堂課的學習當中。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聯(lián)系生活,貼近生活,從而縮短了學生與學習內(nèi)容之間之間的距離,可以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體驗,引發(fā)學習興趣,從而能主動的學習新知。 通過給蝸牛稱體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通過實際操作,提高學生的估計能力。 為學生提供先估測后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之間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充分讓學生體驗與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