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銳角和鈍角
銳角 直角 鈍角
七、說誘思探究及新課改的體現(xiàn)
本課的教學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用激趣法從而更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課堂活躍了起來,學習的內容由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探索,教師只起了“橋梁”的作用,使學生由“要我學”轉到了“我要學”,成功的主宰了課堂。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38~3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看、說、擺、分、畫、互問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出問題并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區(qū)分銳角、鈍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cai課件,銳角、鈍角、直角各一個。
2.學具準備:透明膠片若干,小棒若干,簡筆畫紙若干,活動角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復習鋪墊
1.在情境中抽象出角。
(1)出示情景圖。
根據(jù)地區(qū)特色,將主題圖改編為南昌市新八一大橋(懸浮式斜拉橋)圖。
(2)引導學生在情景圖中找出角(初步感受幾何圖形的美)。隨著學生的發(fā)言,從圖中抽象出各種角,并借助三角板判斷:標桿與橋面形成的角是否是直角。
2.回顧角的特點。
集體交流:關于角,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知識?
二、活動感知,認識銳角和鈍角
1.擺一擺。
(1)明確活動要求:4個人為一小組,根據(jù)角的特點共同擺出10個你喜歡的,而且大小不同的角。
(2)交待活動方法:用透明膠片作為底板,用小棒表示角的兩條邊,粘在透明膠片上,每張膠片上只能擺放一個角。
(3)小組合作開展活動,教師參與合作,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А⒓m正。
2.分一分。
(1)在分類之前,組織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商量分類方法,在小組內得出統(tǒng)一的分類標準。
(2)以小組為單位,按照商量好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
(3)反饋各小組的分類情況,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分類結果。
①根據(jù)是不是直角分為兩類。
②按照角的大小分為三類:直角為一類,比直角大的為一類,比直角小的為一類。
(4)引導全班學生以討論、答辯的形式著重分析第二種分類方法(按照角的大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