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①在展示平臺上展示分類結果,并把是這樣分類的學生請到前面來介紹怎樣分類的。
②組織其他學生根據分類的結果提出相關問題,并有序地解決。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應適時進行補充、整理、引申。)
例如:怎樣驗證這些角是直角?
a.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用三角板的直角來驗證。
b.組織學生進行現場驗證,如發現錯誤給予糾正。
c.討論:其他比直角小(或大)的角需要驗證嗎?
得出:能用眼睛判斷的不需要用三角板驗證,如果一眼看不出來,就需要用三角板來驗證。
(5)得出名稱。
①師:像你們這樣根據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類:以直角為標準,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而像這樣的角,叫做鈍角,鈍角是比直角大的。
②再次出示新八一大橋的情景圖,學生以搶答的形式,辨認抽象出的三個角,說出它們的名稱。
3.感知銳角、直角、鈍角三者之間的關系。每個學生用活動角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銳角,同時交流是怎樣操作的,得出:把直角的張口變小就是銳角。用同樣的方法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鈍角,得出:把直角的張口變大,就是鈍角。
4.閉眼想銳角、直角、鈍角的特征,可以用喜歡的方式比畫,以建立三種角的模型。
5.揭示課題:銳角和鈍角。
三、深入感知,建立表象
1.在實物中找出各種角。
(1)課件出示四種實物──背心、單杠、人字梯和剪刀(見練習九第1題),小組內交流以上實物中分別有哪些角。
(2)自由選擇最有把握的物體來匯報。根據學生發言,用課件抽象出各個角給予反饋。在辨認中,學生較易把第二幅單杠圖沙坑中的一個角判斷為鈍角,教師應給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借助多媒體來多方位、多角度展示,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
2.在視圖中判斷各種角。
(1)課件出示練習九的第2題。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與有困難或有質疑的學生進行個別交流。
(3)集體反饋。請個別學生到電腦前,用鼠標拖動角放到適當的位置上來表示連線的結果,其他學生用掌聲表示自己的評價。
3.畫銳角和鈍角。
(1)請學生選擇一些自認為有用的工具,分別在畫紙上畫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2)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并請學生演示選擇的工具和畫的過程以及方法。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a.選擇直尺,根據銳角和鈍角的特點直接畫。
b.選擇三角板上已有的銳角,描邊畫。
c.選擇實物上(或活動角)的銳角和鈍角,描邊畫。
d.用兩塊(或多塊)三角板拼在一起,找到其中的鈍角,描邊畫。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一、 讓學生在有趣的綜合活動中鞏固和應用銳角和鈍角的概念
活動化、個性化是課堂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學,演繹數學,我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把練習九的第2題的一個直角設計為學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來的直角。有的學生說直角,有的學生說鈍角,產生爭辯。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進行判斷的方法,在矛盾沖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難點。然后通過信封中的圖形(圓、月牙、五角星、三角板等)讓學生找一找都有哪些角,學生小組活動積極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興趣盎然,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讓學生變活動的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