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案例
【思考與討論】
以上教學過程,引起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創設利于兒童主動體驗的活動環境,讓兒童自主地參與語文學習的全過程。首先,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利于學生體驗、感悟的教學內容。其次通過實物、音樂、畫面等效果去創設利于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積極引導學生在語文活動中主動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動,感覺自己就是教材中的一個角色在活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僅僅局限與幾個孩子的體驗。就像扮演“小動物送蒼耳娃娃去安家”一樣。全員的體驗活動不僅學生樂于參加,而且對教材中的“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這樣較為復雜的關聯句式也能迎刃而解。然,體驗活動的外部行為一定要引起學生內部的心理活動過程。要調動學生的情感、知覺、思維、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參與體驗。“我感覺蒼耳娃娃硬硬的;我發現蒼耳像只很小的刺猬。”這樣的體驗,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化。
最后要將體驗作為學生創造性活動的基礎。不同的個體對于事物會有不同的感受能力,引起不同的體驗,從而豐富著不同的個性。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在觀察、表演、想象中的不同感受,積極引導,讓孩子進行創造性語言訓練。教會學生從體驗中認識世界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發展中必須掌握的一種學習方法,應當成為學生語文主體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