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學設計
2、創設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書、感悟、體驗中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認識9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關愛他人的愿望。
難點:朗讀詩歌時,注意詩歌的節奏性和詩歌情感的起伏變化。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情感鋪墊
1、你們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想不想一起看看《神筆馬良》的動畫片?
(課件出示《神筆馬良》動畫片片段)
2、小朋友們看得那么專注,你們喜歡神筆馬良嗎?說說你的心里話。
3、馬良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神筆,為窮人做了很多好事,實現了他心中的愿望。你們想擁有這樣的神筆嗎?
4、有一位小朋友也非?释麚碛旭R良的神筆,因為她想用馬良的神筆做許多許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寫成了一首詩,想聽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的課文《假如》。
(板書課題)讀課題
師配樂為生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運用學生最喜歡的動畫片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情感世界,為學習課文營造氛圍和情感鋪墊)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
找到淘氣的生字寶寶,用“o”劃出并讀準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識記生字。
2.集體交流
(1)自讀后,還有沒有覺得難讀的字詞?(采用同伴互助解決)
重點學習:多音字“還”
①讀文中的句子,誰來給[huan]找朋友?(還書、歸還……)
②你還知道它的另一個讀音嗎?(hai)也來找朋友?(還有、還是……)
③讀讀這兩組詞語,你發現了什么?
(2)同是一個字讀音不同意義也不同。
(設計意圖:運用自主識字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三)讀悟結合,體驗情感
我們天天生活在快樂與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處處都美好,還有許多不幸需要我們去關愛,去幫助。請看:(課件呈現三幅圖)
預設:
1.學習第一節
(1)圖1: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在寒風中獨立。
“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2)師:“呼──呼──”北風一陣接著一陣,小樹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學生親身體驗:全體起立, 師播放北風呼嘯的聲音,學生“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在動作模擬中理解“縮”、“嘆息”)
角色轉換,師生對話: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
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陽光、溫暖、幫助、關心……)
(設計意圖:在動作模擬、師生對話中,深入閱讀,感悟詞句,體驗情感)
(3)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樹,多么惹人憐愛,這位小作者也和我們一樣,很想幫助這棵小樹。
邊引讀邊在課件原句的基礎上出示第一節詩。
(4)師: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小樹身上,小樹,小樹,現在你感覺怎樣?
(5)看到小樹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作者的心里(很開心),我們的心里也很(開心),讓我們快樂地讀讀小作者和我們的美好的心愿。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在師生評議練習有感情朗讀)
2.學習第二節過渡:紅紅的太陽給小樹帶來了溫暖,讓小樹快樂地成長,可是生活在小樹上的小鳥卻不停哭泣。圖2:樹枝上鳥窩中的兩只小鳥神情悲傷,滴著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