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學設計
3.給課文配上插圖。(選做)
板書設計: 23假如
關愛(心形圖示)
有一枝神筆
小樹小鳥朋友……
《假如》教學反思
元寶學校 劉振宇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好教材。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這首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詩歌的內容接近孩子的認知水平,反復朗讀就能理解。
通過教師通過播放動畫和音樂,創設情景激發想象,引導表演、讓學生親身體會小樹在寒風中嘆息,將孩子們帶入小樹在冬天受凍的情境,感受小樹的痛苦,再引入到“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孩子們自然的就結合書中的想象說出給小樹畫上一個“紅紅的太陽”。接著讓孩子們看小鳥的圖片,情境融合發揮想象讓他們說出自己看到的感受,他們都體會出小鳥們饑餓。這樣順利的引入到“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孩子們:“我會給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由小樹的快活和小鳥的快樂,反襯引導出不幸的朋友西西,傷感音樂的渲染更讓學生同情之心由然而生,再自然的引出“假如我一枝馬良的神筆……”,孩子們自然的體現出他們應有的善良:“我會給她畫一條好腿……”并分別說出假如西西有了這一雙好腿后的心情,感受西西的喜悅。這三小節詩的學習,都是先將孩子們引入詩中情境自然的感受詩人的想象,再讓學生在讀中得到體會感情然后得到升華。
一位外國作家說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著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他們在詩歌創作方面具備天資。所以在學習這篇詩歌的時候,我嘗試讓孩子們進行這方面的練習。通過想象:“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文中的小做還想畫什么?”來練習用詩歌中的格式說話。孩子們的回答也非常精彩。
最后我以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作為結束語,學生們也能隨我說出這句話,說明學生在學習上真的有了收獲。《讓愛傳出去》的音樂和歌詞很受學生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