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讓學生欣賞圖片)
你們還能為旅客介紹中國臺灣的哪些風景區嗎?
太好了,我正為大家不能通過葡萄計劃發愁呢。
學生自由介紹。
請兩、三個學生上臺介紹后,讓其他的同學在小組內交流。
七、指導學生寫字
1、師:現在就剩下最好一關──水蜜桃關,通過了這一關我們就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大家可要加油呀!作為一名導游,寫得一筆好字也很重要。
2、教師出示課件上的生字:
環繞 隱約 茂盛
3、讓學生說說這四個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
4、讓學生說說寫這些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5、教師用事物投影儀指導學生書寫“茂盛”。
6、學生書寫生字,教師相機指導,并注意糾正他們的寫字姿勢。
7、用事物投影儀出示學生寫得字,組織學生進行評議。
八、小結
師:同學們,恭喜你們順利地通過了水果考試,希望你們當了小導游之后,有機會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去領略不同的自然風光。
【教學設想】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文字雖然很優美,但畢竟離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太遠,學生們學起來會覺得枯燥乏味。另外,課文中一些寫景的詞語,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在理解上會有些困難。針對這些情況,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做了以下的安排:
1、創設招聘小導游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愉快地學習、自主地學習。我把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成了訓練課程串聯起來,考慮到二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又把這些訓練課程改成了“水果計劃”。
2、精心制作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和課文中的詞語,如:隱隱約約、朦朧。
3、在這些“水果計劃”里,我設置了讓學生當小導游:用自己的語言介紹“日月潭”的教學環節,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⑴ 讓學生更深層地去理解課文內容。
⑵ 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同時給他們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
【教學反思】
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錯,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我總有一種非常不塌實的感覺,在一節課中,學生要讀、要背、要寫、還要進行拓展的練習,看似熱熱鬧鬧,可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了哪些東西,還有待考證。
在本節課中,我深感朗讀的指導不夠到位:學生讀得不夠充分,理解感悟的也不夠,在專家的點評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這是一篇寫景的美文,能讀好這篇文章是教學的關鍵,特別是描寫日月潭清晨的景色和雨中景色的兩個自然段。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當引導學生想象,在感悟中理解課文,再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的指導。
我想,如果讓我再進行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會把指導朗讀單單的作為重點拎出來,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讀來愛上日月潭,向往日月潭。